每个服装厂老板都有一个品牌梦。作为一个几十年的服装人,我对此深有体会。上海的服装厂越来越少是真的,但是目前上海的服装厂还是存在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服装厂真正能赚钱的是看数量的款式。做过服装的老板都知道,服装的利润主要在销售端。工厂的加工利润如果和服装本身的零售价格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海现在还有服装工厂吗?能在上海那种高成本的地方生存下来的工厂是什么样的?
谢谢悟空邀请!对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有一个误解,认为上海这种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不太可能还有服装工厂。其实上海服装工厂越来越少确实是真的,但目前上海的服装工厂还是存在的。我是90年代初来上海的,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杨浦,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吧。记得有一年在上海国营针织服装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1000多,而且那个时候是3班倒,每天只做8小时的,周日是休息的。
基本是上海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多。不过现在在杨浦市区这种地方基本不太可能找到服装工厂了。后来上海的服装加工厂基本都是朝郊区发展,在2000年左右上海郊区基本形成了三大主要生产基地青浦纪王的梭织时装生产基地,奉贤金汇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松江叶榭的毛衫生产基地。 在这些基地周边集中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制衣工厂和相当多的产业工人。
不过随着上海的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加上前几年搞环保拆维等行动,很多工厂都搬离了上海。目前在上海的一些工厂基本还是聚集在那三大基地周边为主,不过都是小工厂多,那种上百人的工厂屈指可数了。而且上海大部分工厂主要还是以上海本地品牌和外地相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品牌订单为主。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市,各种工艺技术在人才和设备,还有款式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很长时间内,服装厂在上海都不可能出现一家都没有的情况。当然如果在上海做低端市场货,生存下来的空间非常小了。我们有两个同行是前两年把工厂搬到安徽老家去做的,但去年又搬回上海了,他说虽然上海做服装加工确实很难,但在老家也并不容易,现在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都超过上海了,而且老家营商环境也没有上海这么透明。
有自己服装工厂,如何做自己的品牌?
每个服装工厂老板都有一个品牌梦,作为一个几十年的服装人,对此深有体会。工厂转型做品牌的,成功的并不是很多。见到失败案例倒是不少。因为运营一个品牌跟运作一个工厂,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在这里分析一下失败案例产生的一些原因,找到这些原因,就明白应该如何去转型做自己的品牌。首先我认为主要是头脑思维方面:工厂老板停留在产品思维,而品牌运作最主要的是营销思维。
一个工厂老板长期跟生产管理打交道,对产品品质和交期等方面要求非常重视。而运作一个品牌的话,往往是产品比营销更重要。所以如果工厂转型做刺激品牌,要在营销方面下功夫。其次我认为是服务对象定位方面:工厂老板一般都是接批发或品牌老板的订单,只需要服务好下单客户就可以;而品牌公司的产品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2B的生意与2C的生意模式有很大的不一样。
还有我认为是资金方面的: 做工厂当然也需要投入,但是跟做品牌比较起来,品牌的投入可能是工厂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其实现在国内很多品牌基本都是用工厂和供应商的资金在周转。大部分品牌订单都有账期,就是这个原因。工厂老板想转型做品牌要考虑这个资金压力的问题。现在很多工厂老板都在说工厂很难做,感觉品牌的定倍率很高,实际做一个品牌可能会比做工厂更难,不然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品牌生存不下去。
成为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一个商标。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财力。如果是品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渠道。你的产品卖出去了,才能保证后续资金。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保证品牌的运营。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因为资金链被切断而倒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析失败案例,寻找原因。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是否具备做品牌的条件,如何做品牌。
文章TAG:一个完整的服装工厂 服装 完整 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