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色多变的原因在于光影的变化,同一个地方的景色在不同的时间自然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海边的夕阳,时而金黄,时而鲜红,时而热橙,四季的景色不一样,真的很美。在最近的抗日电视剧《铁血战团》中,对八路军的制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1937年底,王镇率领的359旅717团刚到河北平山县时,确实是黄绿色的军装。

有哪些服装设计的灵感源于自然?

hihi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最喜欢的是这条灵感来自于极光的裙子,曾经见过极光,也沉醉于来自于大自然的惊喜,可惜的是极光常常转瞬即逝,还好有天赋异禀的设计师,把极光的美丽瞬间定格,放在礼服裙上,让美好永驻。自然中颜色多变的原因在于光影的变化,时刻不同,同一个地方的景致自然大不相同,特别是海边的落日,时而金黄,时而鲜红,时而是炽热的橙色,四时之景不同,确实无差的美丽。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儿时学过的丁达尔效应,阳光从树枝的罅隙中穿过,点亮了空气中的轻雾,那一刻阳光好像变得触手可得,整个人置身于温暖之中。大自然中鸟儿的羽翼也常常是设计师的灵感缪斯,造物主对颜色的选择常常出其不意,却又美轮美奂。以上就是TWIPPO为你精心准备的回答啦,如果喜欢的话,还请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们呀最后祝大家拥有美好的一天!!。

八路军的服装是谁设计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近期播放的抗日电视剧铁血战团中,关于八路军的军装是经过认真考证的,1937年底,王震率领的第359旅717团最初到达河北平山县时,身着的确实是黄绿色军服。因为八路军刚刚改编时的军服并非是由自己设计的,而是需要统一着装国民革命军军服,根据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军装条例,正规军的军服从颜色到样式都是有规范的。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联合抗日的谈判决定,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原来是广东地方部队的曾用番号,粤系军阀南天王陈济棠担任过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第59第62第63三个师的番号,两广事变后该路军的番号被蒋介石取消。红军改编后,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将此番号下拨使用,同时将东北军被消灭的三个师番号划给第八路军,分别是第115第120和第129师,从已有历史上看,多少有故意的成份。

八路军最初完成整编的约有45000余人,这是经过军事委员会派员点验的,既然是正规军序列,国民党方面提供了4.5万套单棉军服,军帽皮带绑腿等军需品,以及珐琅制的青天白日帽徽,当时曾遭到许多红军战士的抵触。国军军装的样式脱胎于黄埔军服,翻领外袋,但主颜色已经从灰蓝更改为黄绿色,由于八路军提倡官兵平等,所以没有军衔领章和番号胸章,仅有八路字样的臂章。

八路军军服分夏常服和冬服两种,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袋中,上面两个袋底为圆形下面两个为方型战士与干部服装的唯一区别是在上衣腰后左右衣缝各加一个布绊。1939年起国民政府就减少了军需品供给,到1940年彻底停供。而随着八路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又不可能从国民党政权继续获得军装及珐琅制帽徽,八路军总部和各大战略区纷纷建起被服厂,自力更生解决军装问题。

1939年中期,总部被服厂可以日产军服400套,亮剑中的李云龙免去团长职务后,就曾经在此工作过,复职后还顺走200套新军服。但八路军没有专业的印染厂,只好土法上马,用草木灰槐花子等染制成当年红军的灰蓝色军装,其实不少部队的军装颜色已经接近灰白,这也是后勤困难的无奈,当时有专门的称呼叫作八爷灰没有帽徽,就在军帽上只缝制两粒钮扣拉倒,1941年皖南事变后,很多部队干脆扯下了青天白日帽徽。

根据延安的指示,1938年后八路军原来整编的部队大部分拆散开辟新的根据地,成为扩军的骨干力量。穿黄绿色制服的干部战士已经被严重稀释,随着战斗的失利,后期逐渐统一成了八祖的骨灰。所以到抗日战争中期,八路军的制服基本都是灰蓝色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已经是1937年10月,没有收到国民政府的军需。从一开始就是自制的灰蓝色制服,但样式基本和八路军一样。


文章TAG:关于自然的服装设计理念  服装  设计  八路军  理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