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商的市场肯定比实体店大,主要有两个原因。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并不像中国那样占主导地位,因为毕竟实体店的购物体验和网购不一样。他看得见,摸得着,国外也有成熟的市场来定价。然而,中国市场上的实体店以市场定价为由收取过高的价格。消费者不敢砍价,不知道有多少坑,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市场或者商场购物,怕被骗。

如果你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也是可以的。改变服装店生意不好,关键在于增加店铺的流量。报了一个服装设计班,然后开了一个小的时装作坊,有点大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是服装店,各个行业的实体店普遍生意不好。

电商和实体店,哪个的市场更大?

就目前来说,电商的市场肯定大于实体店,主要是有两个原因。1:现在的交通越来越发达,物流也越来越完善。而且物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快递业也是很发达的,所以电商市场发货这一点不用担心,几乎全国各地都能给你送到。但是实体店范围就小了很多,客户群体也只是针对周围附近的人。2: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物联网也越来越发达,可以说现在是全民网购。

生鲜电商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提到用手机下单买菜,此前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只是年轻人才会热衷的事情,但是在这段非同寻常的日子中,显然用户人群有了大幅的增长,除了常见的80后之外,甚至连60后都纷纷加入了线上买菜的大军。甚至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足不出户买到新鲜且充足的生鲜蔬菜,更是有不少朋友还设置好闹钟,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偷菜时代。

而这种全民线上买菜的风潮渐起,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差点倒下的生鲜电商似乎到了又一个春天。生鲜电商订单正在成倍暴涨早在春节假期刚刚结束的时候,阿里本地生活数据就显示,不少城市里的60后和70后已经加入线上买菜大军,而且增速相当之快。比如厦门的70后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近两倍,而60后的订单增长也达到1.4倍。

而在每日优鲜公布的数据中,从除夕到初八期间,实收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50%。在微信小程序公布的数据里,在2020年的除夕到初七这段时间中,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增长149% ,而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更是增长高达322%。除了此前就已经在互联网行业中拼杀的生鲜电商企业之外,已经开始触网的线下商超,也已经越发频繁的响起订单到达的声音。

济南市中区大润发超市新零售部经理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超市每天外卖的订单量都在两千单左右,与同期相比上涨了两倍多,而在这些订单中生鲜类几乎是每单必点,占到了订单商品的百分之六十。如此的密集的需求,无疑也让此前面临降温的生鲜电商领域,借着此次疫情的契机迅速走入了千家万户。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偶发性事件给生鲜电商带来的短暂繁荣,可能并不一定意味着就一定会迎来转机,相反在旺盛的订单需求背后,这些平台也同样进一步暴露了供应链等方面的短板。

电商下单玩成了农场抢菜如果你是一位已经投入在线上抢菜的用户,那么应该也已经看过了类似北京互联网抢菜指南这样的文章。里面会详尽地告知大家在美团买菜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多个平台上,什么时间点更容易下单成功,而在这其中极有67点营业的早市,也有晚上0点开放预订的晚市,但其主要的共同点就是容易秒空,甚至稍微来晚几秒可能就赶不上趟了。

但事实上生鲜电商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其实并非在目前这个特殊情况下才出现。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互联网企业都盲目相信烧钱补贴拿下市场的必胜法则,而忽视了生鲜这门生意里最需保障的供应链能力。只不过在过去由于C端用户相对较少,矛盾主要爆发到了B端。早在2019年9月,凤凰网科技就曾报道过称生鲜电商企业美菜网总部遭加盟商拉横幅的事件,而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加盟商声称美菜网承诺的提供标品供应链一直未兑现,使得他们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介绍客户的方式多种多样,我在一篇名为《门店没有客户,增加流量的八招》的文章中介绍过。今天我想简单说一下几种引流方法:1。通过微信今日头条和Tik Tok的传播实现引流;2.通过改善购物体验增加顾客进店频率;3.通过提升会员和客户的专属服务,放大口碑效应;4.通过社区管理扩大消费者的粘性;5.通过塑造个人IP,扩大人际交往的社交圈;6.相应的流量由横向联盟引入;7.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增加进店概率;8.我擅长用爆炸式思维吸引消费者。

但在当前疫情期间,当火热的生鲜电商面对C端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拣货员不足,运力不足。根据我们对三益生活的了解,有网友表示,平台上菜品不全、配送不及时也成为了极其普遍的问题。一些生鲜电商从业者日前也向媒体透露,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缺人。昙花一现还是春天?供应链的实力很重要。虽然目前有业内人士乐观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用户在网上购买生鲜食材的习惯会逐渐培养起来,有多年沉淀的生鲜电商企业可能会迎来春天。


文章TAG:全球服装电商市场容量  电商  容量  服装  实体  全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