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好品牌,双十一销售额增长100%。这个问题,你重点是要问天猫双十一销售额下滑呢是蒋凡领导导致的下滑呢?无论是谁领导,天猫双十一销售额下滑是必然的。11月11日,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双十一搜索热度同比稳步上涨25%,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双十一的态度正在从狂热转向理性,更倾向于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消费决策。
今年的“双11”为何“静悄悄”?
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今年的双11,从10月20日就开始了。只要一上淘宝就能发现,10月20日就可以开始双11活动的预售。但是即便提前那么久,在网络上依然没有任何热度,除了商家自己的宣传之外,看不到任何讨论。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没钱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的购物热情被连续几年的双11套路收割完智商税后,已经逐渐清醒了。
还有阿里自作聪明地将一场购物变成社交的盖楼双11,更是让本来已经审美疲劳地大众彻底放弃双11这一购物模式。当然,穷时根本原因。当一个新事物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感到好奇,并且愿意去尝试。这也是双11刚出来的时候会异常火爆,甚至过成节日的时候。那时候,一到11月11日,熬夜清空购物车甚至能够成为热门话题,因为在那天买东西,确实会比平日里更便宜一些。
后来随着不断销售奇迹的出现,套路也越来越多,买东西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还需要深厚的数学知识,各种优惠券,折上折,在你熬夜算半天后,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没比平时节假日做活动优惠多少,更有甚者,卖家在之前调高价格,你熬夜抢过来的优惠商品,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是智商税,因为他平日里可能也就只卖这个价。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还好,对于真正需要购物的人来说,也还好,因为打折不打折,便宜不便宜,有需求最后终归还是要买的,可是双11让人反感地不仅仅是这一点,而是他把单纯的购物变成了社交。都知道拼多多砍一刀吧?相信大家在尝试过几次之后都会很讨厌这种模式吧,因为不断地分享链接让朋友帮忙助力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打扰模式,在经常上网的一代眼中,平日社交的标准都是能不麻烦别人就尽量不麻烦别人,结果好好的一场购物,你折扣力度弄得特别复杂就不说了,还要将一场购物活动变成一场扰人的社交,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反感。
双十一背后秘密的三大财富密码你知道吗?
从二零零九年开始,双十一经历了第十三个年头了。今年双十一直到12日凌晨,天猫和京东两家双十一总成交额才公布,天猫是5403亿,京东是3491亿,其他电商平台则是选择了沉默,甚至被吐槽已久的复杂的优惠政策以及其他常见的负面消息都变少了。但中国有句话叫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这看似静悄悄的背后,我发现了三大变化,以及对应了三大财富密码,而是关乎到我们普通人未来选择和财富的积累,希望以下内容能够给你启发,让你提前看清趋势。
文章TAG:销售额 1600 双十 暴涨 太平 太平鸟2018双十一销售额是多少 10年双11销售额暴涨16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