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多少人捧场,那时就会有多少人砸场。今年年初的时候,安踏在厦门搞过一个集团庆典,丁世忠当时当众说得很明白,安踏接下来十年要做的重点。想去买,包含了建设品牌溢价、和国际大牌竞争、产品线升级等等必须的动作,不是坐着不动老百姓就突然觉得需要买一双安踏的,你安踏又不是耐克那么能装——以前不是没钱才买你的?所以,这个市场定位要变,对安踏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好像安踏也捐了五千万啊,怎么没有轰动?

【原创】轰动并不一定全是好事。说句实在的,今天把鸿星尔克捧上神坛,好像它赚了很多。实际上也是被拔高了企业形象。一旦不知哪天他做了什么没达到网友的期望值,就有可能摔下来并且更惨。到时候就会有无数的人出来说,当初我买了什么什么支持它,结果怎么怎么样。现在有多少人捧场,那时就会有多少人砸场。毕竟,这个社会喷子太多了,逼捐的人也太多了。

鸿星尔克有没有做营销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鸿星尔克继续做好慈善,小心翼翼,不要出现上面说的那一天。一些大型企业,遇到事情捐款,一方面是社会责任,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落人口实。因为一旦落人口实,就会名誉受损,从而导致品牌打折扣,销量打折扣,也就是赚钱变少。这么说也许有点阴暗,但也是常理。捐多少是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来定的,例如这次明星捐款,一线顶流基本就是100万,然后后边的人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咖位酌情判断,就像随份子,咖位相近的就不能比别人少捐,不然肯定挨骂掉粉。

咖位不够也不能随便多捐,不然就是抢风头,被业内仇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事基本做到不冒尖也不垫底,留个好人缘又不得罪人,就算成功了。当然,做了好事应该鼓励,也应该宣传,只要他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就值得尊敬。捐款是自愿的,你捐了100万,值得尊敬。我捐了100块,同样值得尊敬。

安踏未来的发展会怎样?和李宁相比谁的市场份额更大?

安踏收购完始祖鸟后,可谓实至名归的运动领域国际巨头;李宁经历过挣扎期后,正准备尝试做个国潮领导者。现在而言,无论在资本运作、市场布局和业绩表现上,两家公司都不在一个格局、量级上。今年年初的时候,安踏在厦门搞过一个集团庆典,丁世忠当时当众说得很明白,安踏接下来十年要做的重点。首先就是市场定位要变。以前是要做老百姓买得起的体育品牌,这个事业做得很成功,做到2018年做成了超千亿市值的安踏。

2018年起,要变定位,安踏要做老百姓想去买的体育品牌。“想去买”相比“买得起”,这差别可大多了。想去买,包含了建设品牌溢价、和国际大牌竞争、产品线升级等等必须的动作,不是坐着不动老百姓就突然觉得需要买一双安踏的,你安踏又不是耐克那么能装——以前还不是没钱才买你的?所以,这个市场定位要变,对安踏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其次丁世忠讲了几点,比如员工要全员懂生意,每个人都要消费者导向,还讲了安踏要做到国际格局,等等。这是第一点、改变定位后的必然要求,因为定位变了、市场变了,组织也一定要跟着变,方法论也要跟上。尤其是做到国际格局,跟年后后面的各种并购动作呼应,实则是建设更丰富的产品线和铺设全球销售渠道。在可预见的未来,比如十年内,安踏公司很可能会增速飞快,成为全球性的知名运动品牌。

至少在产品线这个基础上,安踏做得很丰富、很靠谱了。你比如在大本营中国本土,安踏是低端产品起家,能做到今天,其运动领域的低端市场是做得非常牢靠的。近几年,安踏在中高端产品上频频发力,KT系列运动鞋就是中端产品的代表,现在口碑越来越好,比如KT4。安踏收购始祖鸟这些个高端户外运动品牌的国际公司,说白了,也是丰富高端产品线和抓住它们在国外的渠道,这样的并购是有巨大的战略意义的。


文章TAG:安踏  年销售额  净利润  盈利  收入  安踏年销售额多少钱  2021年安踏公司收入净利润盈利是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