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清朝末年,动荡中的老百姓更加信奉神明,道观中香火不断。华彦钧却拿了这些香火钱下山,整日饮酒作乐,不顾道士的身份,他竟将大把银两花费在了烟花之地的ji女身上。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华彦钧生得十分英俊,腹中有诗书,手上又有大把银两,那些青楼女子成群结队地想要勾搭他。就算这样,华彦钧还是感到不够奢靡,他开始接触了当下最流行的洋玩意,鸦片,一口下肚,那可真是快活似神仙。

这样的生活注定不可能长久,刚刚30岁的华彦钧在鸦片的摧残下已经消瘦的不成样子,在身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华彦钧还是频繁出入烟花之地,最终因为不洁的生活染上了在当时无解的花柳病。病情日渐加重,手里也没了银两,那些围着他转的妓女早就不再理会他。华彦钧想回到道观,可观内的道士早就对他的作为忍无可忍,给了他少许银子就将他彻底逐出了山门。

华彦钧此时已经目不视物,他摸索着下山而去,不知去向。那个曾经风流的少年道士,就此消失。1929年,一位眼戴墨镜,身着长袍的落魄乞丐出现在了无锡街头,他一手二胡拉得出神入化,甚至能模仿狗叫鸟鸣,路人皆驻足称奇,渐渐地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名号,瞎子阿炳。落魄中年,却大彻大悟阿炳一把二胡走遍大街小巷,烟馆,茶楼,阿炳就这么安静地坐在角落,一言不发。

他虽然目不视物,但周围百姓的议论,他却听得一清二楚,比起当年那些烟花之地的淫靡之语,在这里阿炳才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沧桑。阿炳的心胸也逐渐宽阔了起来,每当有人嘲讽他瞎子,他只是一笑置之。他知道现在的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饱受地主阶级与外来势力的压迫。于是阿炳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曲子填了词,边唱边拉,其中包括一曲为地主家的一名小丫鬟伸冤的曲子,老百姓听了后义愤填膺,将地主的宅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替小丫鬟讨个公道。

阿炳终于从音乐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此后,他醉心于音乐之中。人到中年的阿炳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一名叫董彩娣的寡妇时常照顾目不视物的阿炳,二人日久生情,终于结合在了一起。阿炳负责卖艺,董彩娣则负责吆喝。然而当时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都很穷苦,二人每日也讨不来几个铜板。阿炳对妻子说道:“钱少不要紧,能继续拉琴就行了”。

但话虽如此,阿炳的鸦片瘾却一直戒不掉,时常犯的烟瘾让阿炳喜怒无常,经常打骂妻子,即使这样,董彩娣也对他不离不弃。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阿炳与妻子先后辗转各地避难,最后流落至上海,期间他创作了诸如《听松》等豪迈激昂的曲目,鼓励人们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然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却禁止他在大街上进行说唱新闻卖艺,而阿炳也染上了严重的肺病,每日吐血不止。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柏莱雅  天梭表  柏莱雅如何分真假  天梭表怎么调时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