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除了过年喜欢穿新衣服,平常如果我妈给我买件新衣服,我就不好意思穿出去,告诉我妈,等洗旧了再穿,不然,不过年穿新衣服让人笑话。尽管解放前,也有穿呢子大衣的,但在艰苦朴素的年代,就算有条件穿,也不敢穿,就好像很丢人似的,要考虑身边人的感受。

为什么感觉县城的人逢年过节打扮的比城里人精致?

[捂脸]这个问题很早就发现了。回老家总是被老娘嫌弃。县城里的、乡里的、村里的一个个大姑娘小伙子的,叔叔婶啥的,都很爱打扮,也很敢穿,年轻的、年老的,手上要么戴个金疙瘩,要么戴个银疙瘩,时髦的大衣,高跟鞋,小白鞋,脖子上的链子也少不了。有的还烫着发、染着发,有一回去县城,看到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半大小子,蹲在一个小店门前整理门前的货物,上身穿短上衣,下身穿低腰牛仔裤,蹲在那里露出半拉臀沟,走进一看才发现不是个男孩子,是个女孩子,嗨,真是眼拙。

还有一次,老娘要剪发,正好赶上乡里那天是集,去了乡里的理发店,店里有五六个人,只有一个理发员,等待剪发的四五个女的,大约都三十多岁的样子,好像都染着指甲,有的还留了大长直发,正在座位上剪着的那位还穿了皮鞋、纱裙,高高的个子,等剪完站起来,目不斜视的把钱一付,迈着一幅啥我其谁的城里人的步伐,傲娇地走了。

有回去饭店吃饭,去卫生间,看到一女的,身材不错,发型也很适合她,穿着一件颜色、样式都很雅致的大衣,只是看那神色有些高傲?要不就是高冷?弄不清楚。[捂脸]逢年过节,更不必说,那穿戴,绝对是讲究的,你要不讲究,你都不好意思出门,想想看,老娘都嫌弃你不化妆啦,不烫头啦,不穿新衣服啦,不戴首饰啦,哎呀,我的个天,这讲究的。

穿的再好有什么用,兜里没钱也白扯,为什么穷人反而更讲究装扮?

嗯,这不是个坏事,首先说明,穷人自尊心很强,而这种自尊心,也是一笔财富,就是说我可以忍受我没有钱 ,但是绝不容忍别人看不起我。那么像这部分穷人、哈哈,还是换个字眼吧,动不动就穷人穷人的,好像显得自己是富人似的,说白了除了先富起来的那少数人,大多都是穷人,也包括我自己。那么像这部分不算富裕的吧,一般家庭吧,这样说比较好听,出门在外也是很讲究的。

大多属于年轻人,或者中青年吧,比较在意别人眼光。但是有一点我想解释一下,那就是60岁以上的老人,即使在贫穷的情况下,也不是那么讲究。看着很土气的,一直很土气,除了个别特别爱打扮的老年人,从年轻时候就喜欢打扮,即使在六七十年代,听说流行什么衣服,的确良的,还是迪卡的,或者有什么新鲜款式的,也会走在时尚的前沿。

我妈在那个年代,70年代的时候,老师一年才挣二三百块钱,就能拿出60多块,买了件黑妮子大衣,那种中长款,也叫小半大,到膝盖以上。后来她跟我们说,怕人笑话很长时间没有勇气穿出去,最后终于鼓足勇气穿出去了。嗯,是需要一个酝酿勇气的过程的 。尽管解放前,也有穿呢子大衣的,但在艰苦朴素的年代,就算有条件穿,也不敢穿,就好像很丢人似的,还要考虑身边人的感受。

我小时候,除了过年喜欢穿新衣服,平常如果我妈给我买件新衣服,我就不好意思穿出去,告诉我妈,等洗旧了再穿,不然,不过年穿新衣服让人笑话。有人提到农村,这很好,农村上了岁数的,甭管有钱没钱,大多数还是不讲究装扮,可能这么多年养成的穿衣习惯吧,喜欢戴围头巾的,仍然戴个围头巾站大街,赶个集花几十块买件衣服,就开心的不得了。

反而现在农村年轻人很注意打扮,认识世界各大服装品牌。在头条视频有很多这样的美女,虽然生在农村,但穿着打扮,还有气质,现在已经不输城市的,甚至有的看起来比城市还城市。这是个好事,喜欢打扮,也喜欢干净,见多识广,紧跟时代潮流。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大有改善,有的在平房里也设计了洗手间,浴室,洗澡不用上洗澡堂去洗了。

再说人家也不穷,也在外面上班,也不少挣,逢年过节,放假的时候,偶尔回家看看。所以兜里还是有钱,没钱想买也买不起。所以穷人反而更爱打扮,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夸张。只能说,农村跟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几乎零差距了,城市人能穿起的,农村人照样穿得起,不逊色于城市人,或者说现在,除了极少数先富起来的,那大多数人贫富差并不大,除了懒汉和光棍也没有特别穷的人了。


文章TAG:城里人  永远  衣服  城里人穿多少钱衣服  永远不要跟城里人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