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笑说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象别的粉涩滞。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
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宝玉又将盆内开的一支并蒂秋蕙用竹剪刀铰下来,替他簪在鬓上。这一段出自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凤姐生日那天,贾琏和鲍二家的媳妇偷情,调笑夸赞平儿时,被凤姐撞破。
凤姐乘着酒意打了平儿,平儿委屈得哭花了妆,宝玉终于得了机会在平儿面前尽一尽心。我们的宝二爷有个“爱红”的毛病,就是喜欢吃胭脂(包括胭脂盒里的和…丫鬟嘴上的…),这胭脂都敢入口了,卸不干净想必也对皮肤伤害不大。前面那段引用文字一带而过地提到了平儿洗脸,也就是卸妆的部分。在第二十一回中,曹雪芹较为详细地描写了宝黛湘三人晨起洗漱的过程。
宝玉又复进来坐在镜台旁边,只见紫鹃翠缕进来伏侍梳洗。湘云洗了脸,翠缕便拿残水要泼,宝玉道:“站着,我就势儿洗了就完了,省了又过去费事。”说着,便走过来,弯着腰洗了两把。紫鹃递过香肥皂去,宝玉道:“不用了,这盆里就不少了。”又洗了两把,便要手巾。翠缕撇嘴笑道:“还是这个毛病儿。”宝玉也不理他,忙忙的要青盐擦了牙,漱了口。
宝哥哥用妹妹们的洗脸水,是不是很高端的香艳?回神!这段的重点是——“香肥皂”。清朝时,肥皂等清洁洗浴物件早已经比较完备了。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孙思邈可以算是唐朝人,唐代已是如此,清代化妆品的发展更是可见一斑。贵族们的清洁技能满足了日常需求后,就有了更雅更奢的追求。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古代贵族们生活里的精致,恐怕已经超乎了现代人的想象。《红楼梦》中有不少相关细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贾府一大家子在藕香榭赏菊花吃螃蟹一回,蟹肉油腻,提早预备来洗手的东西是“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跟我念,“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定语都有九个字,随意感受下。
是不是想把家里的蓝月亮威露士都扔了?!我国传统化妆品如《红楼梦》中所展现的一般,一直在走绿色护肤路线,所以卸妆并不像如今这样重要。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知道用矿石粉末在面上进行彩绘,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更是着意对面容进行修饰。我国古代女性的面妆美容活动自先秦时代初具雏形,到魏晋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到唐末五代、北宋前期达到鼎盛,元明清时期发展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直到到清代中后期才被西方传入的化学类美容产品逐步取代。
文章TAG:化妆 古装 美女 古代 古装如何化妆 古代美女如何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