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高粱秆雕刻,用温水浸泡,编织成圆形、长方形和各种各样的灯笼。比如本来用芦苇做骨架材料,可以用高粱下部和带穗的橘秆代替。那时候的灯笼都是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不像今天的灯笼,除了大小都一样。只是灯笼用的蜡烛,并不像今天人们想的那么简单。

你小时候过年用什么做灯笼?

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年游灯笼是十分爽意的事情。用钱去买是非常奢望和渴望不可及的。自己去做,当然才可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了。那个年代物质异常溃乏,受纸张颜料以及其他原材料所限,就地取材将就而已。比如本来是要用芦苇做骨架材料的,可以用高粱桔杆结穗的下部那段替代。找粗细允称的备用,然后以此为骨架材料,做成鱼型状,兔子型状,用普通白纸粘糊,再用红黑黄等简单的颜料涂抹勾勒出头身尾,鱼鳞,有眉有眼,虽显粗糙,却活灵活现的可以分辨出是什么了。

鱼可以做得一动时明显的摇头摆尾,如果再让兔子坐上四轮小平板车,装上小铃铛,前面系上牵引绳索,点着兔子灯笼的腊蜡,在平整的场院拉动车子游玩,夜晚是别具一格的亮丽风景线。还可以用高粱杆划成席蔑,用温水浸泡后编织成圆球形的,长方形的以及多种多样的灯笼。只是灯笼所用的蜡烛,不是今天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今天那样的电灯笼,矿蜡更是稀有紧俏物品。

自己动手做过灯笼吗?

做过。2000年以前正月初七各单位上班后,县里就会下发元宵节活动通知,大致有街头群众文化活动,各单位灯笼一条街,烟火等等。各单位都会按照通知要求,统一买上竹条彩纸降糊等糊灯笼用的材料,要求全体人员每人至少糊一个灯笼,糊好后写上自己的名字,让单位验收后统一收起,统一在一条街上悬挂。到正月十三旁晚前必须挂好,县领导和有关人员十三晚上观灯验归。

14日至16日,群众看花灯。16日晚,领导将组织评选并颁奖。各单位也要对各家的灯具进行评估。那时候的灯笼都是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不像今天的灯笼,除了大小都一样。谁家的灯新颖、独特、漂亮、大方,看灯的人异口同声地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从80年代初开始,我个人做了近20年的30多个灯笼,自我感觉良好。


文章TAG:用灯笼做的服装  灯笼  做过  动手  服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