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日本的一些老品牌,是否会勾起你的记忆呢?父辈如此努力,后辈经历了什么变得消沉?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走向了一个巨大深渊。当时日本房价持续暴涨,人人手里都很有钱,甚至按照当时东京的地价,有人开玩笑,“一个东京便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在房地产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日本人像是看到了房地产的巨大商机,人人都跑去银行贷款,买来一套又一套的房子。

不曾想1992年,日本股市一跌再跌,最高时的38000,到最低时的7000,很多人从富翁直接到负翁,砸在手上的房产还有很多借贷……就这样,很多90后的日本人,从出生开始就背负着巨额的债务……日本年轻人进入“低欲望社会”1992年,日本国内的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0年”,这20年间日本全国的GDP增长只有0.3倍,而中国在这20年间GDP增长了26倍。

但是这经济停滞的20年,很多日本年轻人发现即使自己非常的努力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自己努力已经看不到结果,看不到未来,也改变不了萧条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人努力的意义非常的小,改变不了自己的贫困的命运。同时日本的职场工作压力大,消费高, 年轻人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选择在家宅起来,慢慢发展出“宅”文化,把自己寄托于网络世界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日本年轻人知道自己的父辈经历过日本经济的辉煌,但是最后也落到这样的下场,父辈们经历的悲惨的现实:父辈们再努力,最后也因房产泡沫,散尽了一生积累的财富,甚至到60多岁,70岁也不得不还是继续上班的命运。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在精神上改造了日本年轻人,让他们觉得努力真的没有意义,还不如减低欲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出卖自己当“社畜”。

于是,日本年轻人选择了不结婚不买房,不买车,不做高风险创业,存点钱为未来生活提供一些保障。众所周知,没有消费,就拉不动社会发展,人人都开始谨慎消费,社会就更加变得没有了活力,也没有了创造力。日本存款就算是拉通到0利率也没能打退日本年轻人存款,谨慎消费的习惯,也没能拉动消费。日本“宅文化”促成了低欲望生活的兴起日本的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贫穷,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也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上班压力大。

加上上一辈的日本老人经常说年轻人这一代很废,老一辈过去的拼命工作把本来就觉得职场压力很大的年轻人更是觉得压力山大。于是下班回家后日本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上班精神压力很大,人们就会很焦虑。人一旦焦虑就会放弃社交,喜欢宅在家里。加上这些年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开始转而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宅文化的发展,而宅文化的兴起也进一步让年轻人降低生活欲望,也就变得更加没有生活和工作的动力,开始慢慢形成了“低欲望社会”。

 6/12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鬼冢虎  日元  惊人  日本  鬼冢虎  在日本多少日元  但鬼冢虎品牌表现惊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