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儿子16岁,不停的买鞋子,都是阿迪,耐克,穿不了几天,又要买,咋办?
前阵子听几个妈妈在吐槽这事,孩子小学时啥都不讲究,一到中学就开始要买耐克,半年越买越贵,现在要限量版。主要都是男生,怎么现在臭美的都是男孩子了?我们那时候是女生讲究穿着啊。衣服要boy的,我跟着一个妈妈去长了下见识,怎么都不觉得这个牌子的衣服值这个钱。我还记得90后的表弟初中时非要买名牌的情形。那时工资低,他父母只是工厂打工,一个月就1000元吧,他先骗妈妈买学习资料要200元,其实买了件打折了耐克。
怎样看待《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耐克的球鞋,学校就取消了我的贫困生助学金》一文?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坚决拥护取消此人的贫困生资格。当时看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觉得作者三观非常不正。首先,我们来说资格问题。现在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主要分这么几部分:1.国家助学金。这个是贫困生3000元,学校可根据情况分档。一般有2000,3000,4000三档。2.助学贷款。每年8000元免息贷款,一般要求毕业之前还清。
3.如果贫困生学习成绩优秀,可以申请只有贫困生才有资格参评的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4.各类高校内部都有针对贫困生设立的,名目繁多的奖助学金。5.高校设立的勤工俭学岗位。看了这几项大家可以自行计算一下,一个贫困生现在可以从学校里获得的助学金金额。如文中所说,他的耐克是妈妈省吃俭用买的,那么请问她妈妈为何不能省吃俭用去让他少申请一些助学贷款,让更需要的人去获得资助?这里面是否有一个可怕的逻辑就是国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其次,我们来说尊严问题。文中说,他没能吃好穿好所以深为自卑。可就我所见,现在的大学生也并不是人人都穿名牌,人人都吃小炒。我的学生里,用2000块以下手机的占大多数;穿国产品牌的占绝大多数。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个贫困生出来说,不穿耐克不用新品苹果手机就是没尊严了,请问你的绝大多数同学怎么办?再说,需要外部物质粉饰的尊严那么要紧的话,我只能遗憾的说,宝贝你的三观确实有问题啊!。
一件LV短袖男T恤售价7500元,和某宝59元2件,材料面料差不多吗?你怎么看?
我用一个服装人的专业度来告诉您,7500元的LV短T,跟某宝的59元2件的T恤,材质面料肯定有差别,而且差别也不小。只是这个品质上的差别不能以相差这么多的价格来做类比。我从两个方面跟大家分析下这些差别所在。01、衣服本身的成本对于一件T恤衫来说,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感观成本就是它的面料材质和做工。其实现在这些大牌的面料国内基本也都有做,一件T恤衫,哪怕就是很好的真丝针织面料,它的面料成本都不太可能超过300元,除非你只是做一件,如果批量生产的话,控制在100不到都正常。
做工的话,就算它品质要求再高,批量生产也就是50元到顶了,所以如果买7500元的T恤,这个衣服本身的成本可能零头都不到,当然大品牌的利润点肯定比较高,但他们的营销广告、门店和其他管理成本远远超过衣服本身,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成本。至于某宝买几十元的T恤,面料肯定谈不上最好的了,能用上普通全棉的就不错,很多都是涤棉甚至全涤的,做工也就是几元的那种加工费工厂做的,当然某宝店的运营成本相对品牌来说,也是少了很多,只是店铺的利润也很低,靠的就是走量。
一件衣服哪怕只赚1元钱,一天能卖2000件,就是2000元的利润,对于一个某宝店主来说,也是活得很滋润的。02、消费理念不一样能花7500买LV的消费者,肯定都是非富即贵的一群人,他们对生活品质只讲究不将就的,追求的是品牌情结,过的都是一直精致的生活,对这个牌子有相当大的忠诚度,而且这些大品牌需要的就是这些忠实客户,没有他们舍得买单怎么可能维持品牌的运转。
这个也是大品牌之所以要花钱包装形象,确立品牌定位,培养客户忠诚度的原因。至于喜欢逛某宝的,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只要自我感觉品质差不多的东西,都喜欢去做价格上的类比,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就是他们所想要拥有的,某宝价格看过一遍,还会到某多多去对比下,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而且买便宜货习惯了,还会一脸鄙夷的瞧不起那些买贵货的人,认为自己会过日子,他们都是乱花钱,东西只要能用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原则,他们过着跟舍得花钱人正好想反的生活:不讲究只将就。
如果你是NBA教练,你会把最后关键球交给谁,乔丹、科比、杜兰特、詹姆斯、利拉德?
看什么样的关键球!一场平常的常规赛,利拉德杜兰特是合格的,我会很放心。一场季后赛关键战,詹姆斯是合格的,我会很放心。决定生死的天王山或者抢七,交给科比,我会很放心,虽然他命中率不高,但是,他有这样的气魄和决心。至于乔丹,还是不要给他。关键球不要给他,甚至连球最好都别让他碰到。威尔肯斯,杰里斯隆,查克戴利肯定都会这么干的。
文章TAG:nike WHITE Nike 球鞋 限量 nike把球给我t恤限量多少件 WHITE与Nike联名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