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如果要从这个角度看时尚风格,60年代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时尚风格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还处于私有化时代。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是富人,城市里的资本家(四大家族),农村里的地主富农。他们手握工农业生产资料,张口就活,广大劳动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艺界被资本控制了,话语权在他们手里。因此,电视剧反映了上层资本家和企业主等富人的生活。

我国六七十年代的三农是什么样的?

那是一个破私立公,兴无灭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候。那是一个农业学大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为幸福生活打基础的时候。那是一个官民一致,干部参加劳动,同甘共苦,风清气正,无坑蒙,无拐骗,有人情,有亲情,互相关爱的时侯。那是一个开山填湖,修水库,挖渠道,修泵站,造良田,重科研,出良种(高产水稻,高产小麦…)创奇迹的时候。

六七十年代的人为什么普遍都爱戴帽子?

六七十年代的人喜欢戴帽子,主要是一种时尚。同样,现在的人不喜欢戴帽子也是一种时尚。做为过来人,对上世纪六七十年的事,我还是记忆犹新并深有感触。六六年下半年文革刚开始,红卫兵都戴军帽。所以戴草绿色军帽成为了一种时髦。其实哪有那么多军帽。多数都仿军帽。只要是草绿色的帽子,大家都抢购。不仅男生戴,女生也喜欢戴。

那时谁如果能戴一顶真正的军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抢别人军帽的现象。那时我在读初中,学校组织我们到市里看电影,班上有几个戴军帽的同学总是很招风。每次都会因为军帽被抢而打架。甚至是打群架。有一次是全班几十人与另一个学校的几十人打群架。两个学校的人因为抢军帽而结下了梁子。一见面就打。

为什么影视剧里三四十年代的人,穿戴要比六七十年代的人时尚?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还是私有化时代,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的是有钱人,在城市中是资本家(四大家族),在农村中是地主富农,他们掌握着工业农业的生产资料,过着饭来张口衣来张手的生活,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艺界是受资本操控的,话语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所以影视剧反映的是上层资本家企业主等富裕人的生活,没有表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状况。

六七十年代,国人的衣服有什么特点?农民都穿什么?

答根据我回忆,六十年代还是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年代,国家纺织业并不发达,人们穿衣鞋帽用布,全靠计划布票供应,农民也不例外。哪个时期我们生产队,每年要种十几亩棉花,生产的皮棉,每户可以分到十斤二十几斤,社员把棉子用手工扒掉,再到村办皮棉加工厂,加工成能纺线的棉花,然后,母亲就把这些棉花纺成线,联合邻居几家,用老式织布机,织成一匹白布,再到集市上买点染料,染成蓝色,或者是黑色粗布,每逢过大年毎人,可以用这些粗布,缝一身新衣服,这就是农民,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如果穿破了,就打上补定再穿。

20世纪70年代,农民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期间国家逐渐富强,他们买布的时候也不需要布票了。工业化纤布,如真爽、牛仔布等布料,开始在农村流行起来。我记得在70年代,真正酷的绿色军装很受农民欢迎,也是农民的时髦服装。蓝色粗布的老式中山装开始逐渐退潮。总之,如果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服装的款式,60年代年轻人最流行的服装款式是中山装,老年人穿的服装款式和解放前变化不大。到了70年代,军装基本上是农村服装的主流样式。


文章TAG: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服装  六七十  国人  服装  衣服  年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