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淘宝、抖音、快手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管道价值的道理同样适用。平台方需要顾及的是自身整个流量大盘的增长,短视频火的时候鼓励短视频,直播火的时候刺激直播,都是非常现实性的阶段增长策略。就直播带货这个领域而言,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平台方虽然说了很多鼓励行业发展的话、也出了很多政策,但实际上捧得仍然是几个头部主播。

通过头部主播的示范效应,刺激行业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平台方而言足够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平台方真的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直播带货吗?06直播间:网红、下沉、私域招商证券的直播电商研报指出,直播电商本质是品牌方对私域流量渴望的体现,研报还认为直播电商重塑了人货场:1、人从主动消费变为被动消费;2、货实现去中间商,拉近产品原产地;3、场“千里眼 顺风耳”的功能变成现实。

2017年,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后,时任阿里巴巴CEO的张勇从继续从“人、货、场”的概念去解读了新零售,指出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以及元素重构带来效率提升是关键。其后几年,“人货场”论继续被普遍用于零售、消费领域的风口解读,如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领域,甚至出现在智能家居、电子烟等行业。其间,“人货场”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营销概念化,从新零售这种相对复杂、宏观的层面,具体到更加垂直的领域、行业,甚至窄化到某一具体的产品、功能,同时更加强调方法论以及快速见效。

能够实现一场直播带货过千万、过亿的电商直播,看起就完美契合了所谓“人货场”重构的效率提升。然而一位主播、一场直播带货的可观销售能力,真的能够验证“人货场”论吗? 回到零售业看,要素重构所必须的规模化、稳定性、以及效率的可控,能否得到行业性普及与长效验证仍然有太多不确定:如上文我们提到的直播带货出现头部效应且更进一步;再如即使对于头部MCN如涵、谦逊,招商证券的研报也称,此类机构目前体量均较小,商业模型及盈利能力还有待验证。

近些年无论是新零售还是社交电商等,所谓“人货场”的模式创新往往还是落在消费场景的创新、变化。在消费场景的衍进中,我们可以借助近几年的网红经济、下沉市场、私域等概念建立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对电商直播做进一步探讨:众所周知的是,李佳琦早年是欧莱雅的BA(化妆品专柜美容顾问),拿过销售冠军。2016年底,MCN机构美ONE与欧莱雅集团合作了“BA网红化”的淘宝直播项目,李佳琦参赛后签约美ONE成为一名美妆达人,此后在淘宝直播内积累大量粉丝,2018年双11期间与马云“PK”卖口红后“口红一哥”逐渐出圈。

 8/11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意尔康  实战  连锁  终端  训练  意尔康加盟要多少  连锁终端实战训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