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美洲合众国这一称呼已具有一定的霸权侵略意味,因此我国在翻译时对其进行了一定处理:America一词作国名使用时翻译为美利坚,而在作为洲名使用时翻译为亚美利加,以此进行一定的区分,其实在英文中都是同一个单词。不过我国对美国国名的翻译也并非从一开始就将其翻译为美利坚的,事实这其中还经历了相对比较漫长复杂的过程。
事实上人名、地名的翻译在早期是凭习惯,后来则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标准。我举个例子:俾斯麦为什么不翻译成毕士麦呢?按说人名反正都是音译,我就乐意翻译成毕士麦不行吗?如果非要这么说也不能说是翻译错了。不过语言文字这种东西毕竟是用来交流沟通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大家都约定俗成使用俾斯麦这个名字,结果您这儿非得标新立异来一个毕士麦,结果人家不知道说的是谁。
然而统一的翻译标准是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的:如今诸如像新华社这些我国的官方媒体对翻译翻译外国的人名、地名是有一套标准的,然而在刚开始和外国人接触的晚清时代是没有统一的官方标准的,所以一般都是翻译者用汉语中读音相近的字眼对外国的人名、地名进行翻译,这就造成不同的翻译者用不同的汉字翻译外国的人名、地名。比如当时在翻译俄罗斯的国名时就有鄂罗斯、斡罗斯等不同的翻译方法;法兰西有时也被翻译为佛兰西;意大利则翻译为义大利......具体到美国而言:中美之间的第一次交往是1784年美国派出的”中国皇后号“商船造访广州,当时与之贸易的中国商人根据商船上的美国国旗星条旗将其称为花旗国,而中国官方则称其为咪唎坚国——这是对“America”的音译,至于“United States”这一部分则完全被当时的广州官府忽视了。
到了林则徐的《四洲志》中则将美国的国名翻译为弥利坚国。在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中则留下了这样的记载”米利坚合众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至于清朝的官方文件中自《中美望厦条约》以来则将美国国名翻译为亚美理驾合众国。作为中国邻国的日本在刚接触西方文明时受中国传入的《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两本书影响较大,因此也将美国的国名翻译为米利坚合众国(简称米国),日文中”米利坚“这一翻译一直延续至今。
在美国,有哪些州希望独立?
美国想要闹独立的州很多,闹得最狠、有实际行动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州,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一)美国加州闹独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要独立,一直都有传闻,特别加州是美国第一经济强州,面积42.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左右,GDP总量和人均GDP都稳居美国第一位。根据,最新出炉的2018年美国各州GDP数据显示,加州GDP毫无悬念的以2.96万亿美元位居美国各州榜首,人均GDP更是超过7万美元,超出美国人均GDP水平一万美元以上。
如果加利福尼亚州是一个独立国家,那么它就排在世界GDP第五位,取代原来英国的位置。正是因为加州如此富有,如此有活力,才导致加州与美国其他各州分歧非常大的,与美国联邦政府也有很大的嫌隙,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更是加重了这一点。加州是美国民主党的票仓,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加州所有的票几乎都投向希拉里,而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就是与加州人利益完全相驳。
因为特朗普反移民政策,而加州每年都接受了大批的移民,给加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等种种原因,加州人希望可以像独立国家一样生活,至少不再向美国联邦政府提供国防开支,把这些钱拿来提升加州人的生活质量,岂不是更好?此外,加州之前已经闹过五次独立了,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当然,美国《宪法》中规定,各州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脱离联邦政府,但是规定是一回事,真正的做又是一回事,美国联邦政府是不可能容忍加州独立的,不然就是小看美国大兵的实力。
(二)德克萨斯州闹独立。2014年,苏格兰公投脱离英国,美国德克萨斯州民族主义运动主席丹尼尔·米勒就提出,希望德克萨斯州也能举办独立公投,像苏格兰一样,通过投票来决定德克萨斯州的未来。米勒说:“那种对未来的恐惧的力量(在公投中)战败,英国脱欧对德克萨斯州来说是一种启发,也是一种示范,德克萨斯人民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做主,现在是时候聚集德州人民,为成为一个自治国家而不懈努力奋斗了。
”米勒甚至坚持认为,德州独立事业已经成型,他表示,自己主导的德州民族主义运动会员已经超过26万。然而这个德州的独立,可不是单纯的一个德克萨斯州那么简单,而是美国吞并当年的德克萨斯孤星共和国的地盘为标准,除了德克萨斯州,还包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俄克拉玛州以及堪萨斯州等地区。这些地区共计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可是相当大的一个地方,如果真的独立了,美国联邦政府肯定会急眼,做出非人类的举动也是很有可能的。
文章TAG:american 个区 缩写 英文 地区 american多少个区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英文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