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人看电视剧,县长一般都是中山装出境。在新时代,中山装也充满了新的气息,越来越多的人,公众人物,商界领袖和名人喜欢穿中山装。孙先生对自己设计的中山装的评价是好看、实用、方便、省钱。民国时期,旗袍和中山装最流行。在当时,旗袍和中山装是上流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的国服是中山装吗?中山装的设计内涵是什么?
中山装,自然与国父孙中山先生有关。一说,缘自英式军装,二说,源自于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由裁缝黄隆生的协助下制作而成,三说,根源于孙先生对日本学生装情有独钟。孙先生对自己设计的中山装的评价是好看实用方便省钱。所以一经其推广,深受欢迎。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作为继承孙中山先生衣钵的国共双方,曾经也将其作为正式礼服和常服。直至今日,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一些重要的外交场合和国庆阅兵活动上,依然将其作为正式礼服。在新时代,中山装,也焕发着新的气息,越来越多的人,公众人物,商界大佬,明星,都喜欢穿着中山装了。我就不贴图了,因为我觉得不应该把穿中山装的明星们和伟人放在一起,不恰当如上图中山装的赋予的这些含义,基本可以说源于后世的加工,连台湾教科书都没有相关记载没有史料支撑,这些含义,是一个美丽的政治童话,是对一个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立即删除。
中山装和汉服,谁更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服装?
中山装就目前而言属于小众服装,未来也一样,这不是推广就能解决的事情。中山装的前身是借鉴了日本学生制服而产生的服装类型,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生活时期对其有所欣赏并作为常服穿戴。回国后在重要公众场所和重大历史事件中常以此服装出现,因此产生了名人效应并从此普及开来。民国时期最为流行,旗袍和中山装在当时是上流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家在看民国时期影视剧的时候县长一般都是以中山装出境的。建国以后中山装受到知识分子群体的青睐,上口袋插两只钢笔是有学识和身份的暗示。目前中山装仅有少数中老年人穿着,即使有人大力推广也不会成为流行服饰。鉴于中山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或者是民族民粹思想认可度来说,它从那一方面都代表不了中华民族服装。汉服不能简单理解为自汉代始流传至今。
汉服从秦开始就被汉族继承和发展。汉服包括制服、袍服、官服和配饰,统称为汉服。汉赋在发展过程中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某种程度上,汉服文化也可以称为儒家文化。儒家对汉服着装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以着装的程度来衡量人品和道德水平。儒家思想与汉服文化的关系可以从民间的俗语中看出,比如衣帽、节操、成语《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文章TAG:中山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山装 汉服 服装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