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服装厂越来越少是真的,但是目前上海的服装厂还是存在的。现在服装行业的大趋势已经没有了,总的情况是订单越来越少,批次越来越小。不久前,我刚刚听到上海依格和傅贵伯德公司破产的消息。感觉今天服装市场大佬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随着上海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前几年环保、维修拆除等行动,很多工厂都搬离了上海。
上海现在还有服装工厂吗?能在上海那种高成本的地方生存下来的工厂是什么样的?
谢谢悟空邀请!对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有一个误解,认为上海这种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不太可能还有服装工厂。其实上海服装工厂越来越少确实是真的,但目前上海的服装工厂还是存在的。我是90年代初来上海的,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杨浦,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吧。记得有一年在上海国营针织服装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1000多,而且那个时候是3班倒,每天只做8小时的,周日是休息的。
基本是上海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多。不过现在在杨浦市区这种地方基本不太可能找到服装工厂了。后来上海的服装加工厂基本都是朝郊区发展,在2000年左右上海郊区基本形成了三大主要生产基地青浦纪王的梭织时装生产基地,奉贤金汇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松江叶榭的毛衫生产基地。 在这些基地周边集中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制衣工厂和相当多的产业工人。
不过随着上海的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加上前几年搞环保拆维等行动,很多工厂都搬离了上海。目前在上海的一些工厂基本还是聚集在那三大基地周边为主,不过都是小工厂多,那种上百人的工厂屈指可数了。而且上海大部分工厂主要还是以上海本地品牌和外地相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品牌订单为主。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市,各种工艺技术在人才和设备,还有款式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很长时间内,服装厂在上海都不可能出现一家都没有的情况。当然如果在上海做低端市场货,生存下来的空间非常小了。我们有两个同行是前两年把工厂搬到安徽老家去做的,但去年又搬回上海了,他说虽然上海做服装加工确实很难,但在老家也并不容易,现在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都超过上海了,而且老家营商环境也没有上海这么透明。
现在中国服装行业不景气,未来的服装行业突破口在哪?工人的生存又在哪?
你敢说服装的总销量下滑了吗?我想没有人敢说是总量下滑了。但是,你是否知道从事这个行业经营的人增加了很多?比如,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每年都有新的市场出现。每一个新市场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老市场的成交额。还有零售这块,不要说网店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就说实体店这块,也不见得店铺比以前少了。其实,能明显感觉到服装生意难做的人,是曾经轻松赚钱的那些从事服装业的人。
我从事的是服装行业,自己有专业知识,有资金和资源,为什么想做大依旧很困难?
进入一个行业,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跟你拥有的专业知识资金资源关系并不大,最主要还是这个行业的势已经不在。以前做服装顺势而为都取得很好的成绩,现在再逆势而行不要说做大,能保本就很好了。记得我90年代初来上海的那段时间,当年在宝山一家服装厂打工。那位老板其实不懂服装,只是因为自己的五金店生意做不下去才转行做服装的,也是没有多少资金。
但当时他抓住了很好的势头。请了一个设计师,招了10几个缝纫工就在自家改造院子里干起了服装加工批发。当年的成衣市场还属于产品比较短缺的市场,每天生产的衣服都不够卖,那个时候工人也不缺,老板两年时间就把工厂扩大到500多人,批发档口增加到4个,还在上海开了40家零售专卖店。几年时间做到亿万身家。包括当时跟我们一起做缝纫工的那个同事,从宝山那家工厂出来自己创业,也是通过几年的时间就积攒下几个亿的资产。
只有宝山的老板长期做不下去。关掉公司和工厂后,他现在过着纯粹的养老生活,而以前同事的公司已经上市,现在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当然,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当然也有艰难困苦,这与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专业知识、资金和资源方面,他们在创业之初是缺乏的。但是,他们之所以还能把事业做得这么大,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
文章TAG:上海倒闭的服装行业 服装 倒闭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