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姑娘辣,重庆娃耙耳朵,重庆结婚不给彩礼,重庆嫁女给彩礼。重庆真的是一个女性地位非常高的直辖市。都说重庆美女多,但很少有人忽略重庆这些时尚女孩也是火辣直爽坚强的。每次我跟一些土家族人说他们穿的是苗族服饰,他们都会对民族文化的融合吹毛求疵。一些土家族地区的导游甚至告诉游客,带角的银饰是苗族的,不带角的是土家族的。这是胡说八道。

重庆风俗习惯有哪些?

重庆妹子性格辣,重庆崽儿多耙耳朵,重庆结婚不给彩礼,重庆嫁女倒贴嫁妆,重庆,真的是一个女性地位极高的直辖市!都说重庆美女多,不过,很少人忽略了,重庆这些时尚妹子们,性格也是火辣直爽强势的!我有几个重庆本地的女性朋友,她们穿着打扮都挺时髦前卫的,看起来温柔可人,不过,一讨论起来,那就是极有主见,一派当家人的作风。

没错,重庆的辣妹子们,结婚成家以后,几乎都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底气很足哦!当然,重庆主城,女性的地位高,也是自己挣出来的。基本上,我认识的重庆女性,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即便是结婚生小孩以后,依然在职场摸爬滚打,势必不肯乖乖做家庭主妇的。而且,之所以重庆嫁女不要彩礼倒贴嫁妆,是因为,重庆人对待自己的女儿,就如同儿子一般,不存在重男轻女的说法,不需要男方给彩礼,反而要倒贴嫁妆,显示自己对女儿的重视。

有个关于土家族的问题?

土家族识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的识别地区是在湘西州北部一带,人数也才几十万。八十年代因为某胡的政策,人口暴增到800多万,范围也从湘西扩散到整个武陵山区,并成立了两个以土家族为主的自治州和众多自治县。(传闻八十年代曾有土家官员希望以武陵山区为中心建立省级的土家族自治区,震动中央,最终停止了民族识别工作)。

土家族是一个汉化程度非常高的民族(或者说这个民族里本身大部分就是汉族改的)。土家语是主宾谓语法的语言(大部分土家族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被划入藏缅语族,但语支待定。官方资料现存的使用人数是10多万,实际可能更少。土家语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湘西州的龙山永顺古丈保靖四县的部分乡镇。靠近龙山的湖北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也有零星,不过人数更少。

历史渊源,目前的两种主流说法,一个是巴人说,土家族是巴国遗民后裔另一个是乌蛮说,即土家族是乌蛮东迁的一支。而提到土家族的历史,就要提武陵一带的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世袭领主),因为历史上武陵地区的土司直属地区,如今都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区,所以不少土家族很以土司文化而自豪(土司享有初夜权)。但我也接触过很多连土司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土家族。

不过随着土司城申遗的影响,这方面的历史应该会越来越为人所知。土家族的风俗就是过赶年(提前一天或两天过年),茅古斯舞(带有阳具崇拜的草裙舞),摆手舞(庆祝的舞蹈,现发展为广场舞),撒尔荷(原本是葬礼上跳的,现在发展为广场舞,汗)。事实上后三个舞蹈都是后来重新推广的。至于哭嫁,南方很多地区都有。三棒鼓,明明是汉族风俗,湘西州为了旅游宣传也安排给土家族了。

在宗教信仰方面,土家族萨满(马体),俗称土老四,受佛教、道教影响较大,仅发展到传统的神灵崇拜阶段。我一直在抱怨衣服。土家族没有标志性的服饰,其旅游景点(如张家界)曾带苗族服饰和银饰来忽悠游客。近几年结合土家织锦,发明了新的土家服饰,但总比抄袭苗族服饰好。每次我跟一些土家族人说他们穿的是苗族服饰,他们都会对民族文化的融合吹毛求疵。一些土家族地区的导游甚至告诉游客,带角的银饰是苗族的,不带角的是土家族的。这是胡说八道。


文章TAG:重庆土家族服装  重庆  土家族  风俗  服装  习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