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苗族服饰和银器种类繁多。目前,苗族银器和服饰的风格大多来自贵州东部的苗族。安顺苗族跳花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跳花节历史悠久,流行于四川、贵州、云南的苗族村寨,尤以安顺为甚。由于苗族和汉族的长期交流,一些苗族人也说汉语,使用汉语。
安顺当地人有哪些民俗?
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跳花坡。跳花节历史悠久,流行于川黔滇苗族村寨,尤以安顺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是安顺屯堡村寨为祭典汪公的诞辰而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安顺的抬亭子民俗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挂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
端午这天,人们走出家门,父母都要带上小孩去游百病,或郊游或爬山或逛街,意在把一年可能染上的疾病全部抛掉,让百病远离自己的身体。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
千百年来,他们敬奉祖宗竹王,笃信夜郎竹王就是自己的祖先。竹王成了维系族群的精神依附。男性成年后都要举行仪式供奉竹王偶像,之后一生奉祀,直到死时用供奉的竹片陪葬。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中元节,安顺俗称七月半,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
苗族到底有多少种类?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涿鹿大战以后,蚩尤兵败,部族南迁。后来苗族先民经历了无数次规模不等的迁徙。苗族人口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苗族先民最先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按照语言大致分为三种,即湘西方言苗族黔东方言苗族和川黔滇方言。湘西方言苗族旧时称红苗,因为女性会穿红色百褶裙,男性在腰间系红丝带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湘西,贵州松桃县,湖北的恩施宣恩来凤鹤峰和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等县。黔东方言苗族旧时称九股黑苗,分布于黔东南,广西融水三江,湖南靖州会同等县,贵州安顺黔西南黔南州等地。黔东苗族服饰和银饰繁多,目前经常见到的苗族银饰和服装的样式大多来自黔东苗族。川黔滇方言苗族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贵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以及云南全省。
苗支系按其服饰颜色有红苗、花苗、幼苗、白苗等称谓,按其服饰风格有锅圈苗、穿袍仡佬、理发仡佬等称谓。按居住地分,有东苗、西苗、平割苗、八扇苗、清江苗等称谓。,并按本地化程度,有生苗、成熟苗等称谓。现代苗语分支可分为二十多种,如湘西黔东石洞分支、黄平融水分支等。
文章TAG:安顺苗族服装 苗族 安顺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