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不说,做口罩是一阵风。让我们回到制作服装本身。牛佬做鞋已经20多年了,有辉煌也有失落。众所周知,去年本身就是一个暖冬,很多品牌和工厂都有大量的冬装库存积压。再加上年后疫情来势汹汹,店铺基本都倒闭了,年前做的春装基本成了库存。一方面,口罩设备本身的投入比较大。况且三四个月后市场基本饱和,大幅降价是必然的。只要手头上的口罩不处理掉,压库存,最后基本都亏光了。
我开服装店十几年了,今年撑不下去了,四十几了,还能做点什么?
这中国服装鞋帽店现在难做是在全世界都出了名的。不要说小店,就是世界著名百货跨国连锁企业,也纷纷兵败中国。。。提问者遇到的问题,很具有普遍性,是全中国每一个鞋服业主均面对的。现在,在网上有很多老师,粉丝也非常多,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说的是云山雾罩。老牛今天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些老师对普通没有自家工厂的大众业主们来说。
所讲理论,几无丝毫作用。都是在网上骗钱的。。。老牛也干了20多年鞋子了,有辉煌,也有失落。过去一个店光雇员雇七八个,单店每月销售最少十几万,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一天几百都卖。比网上卖的贵吗?相反,均比网上便宜几十元。这几天,正赔钱贴房费人工正在处理。当然,也还有店能赚点钱。如我在效区某店一月还能赚个一万两万。
。。如今,是越是大城市,越是原繁华地段,开店的死的越快。相反,原不太起眼的小镇郊区,暂时还能混。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个场景?老牛给你讲讲。首先,大城市,繁华地段,商家云集,原本竞争就激烈。过去生意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当地网购人少。虽然房费贵,但是销量大,价格高,能包住,还能赚点。。。但是,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呢?人工房租依然居高不下,所售商品还要比网商低,利润如纸。
并且,人流断悬式下跌。我一朋友,前几年,在某省城,租一150平黄金店铺,一年房租80万,店员8名,平均工资3000。你知道去今年一天卖多钱?一千两千正常,利润多少?平均30%。过去一天卖多少,几乎均上万。以一天卖1万算,也仅仅包住。。。很多商家,在干不下去时,是不计成本甩货,疯狂出逃。不算房租人工,如原拿货价是100,他会30,50狂甩,市场没有行情。
。。而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则房租相对较低,现在城镇化,人口还有增加,商户不多,开店的多为夫妻俩,甚至一人。市场冲击少,稍微卖点,就能赚钱。并且,价格较稳定。然而,赚不了多少钱。相当于高工资。。。如今,还在市场坚持的,正如提问者一样,多为四五十岁中年人,很多人没有别的技能,且不年轻,仍在坚持。这些人,是中国流通领域原最坚定的守护者和精英。
2020年制衣服装行业前景如何?
今年的服装行业受疫情影响,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前景肯定难言乐观。但危中也还是有机会。至于题主说制衣工人何去何从,其实我倒是认为对制衣工人影响并不是很大。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我们老家这边,服装厂基本都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即使工厂有事情做,政府部门也不会让你复工复产。但是如果你转型生产口罩和防护产品,只要你去申请复工复产,政府部门马上就会批准的。
在年初开始,那些转型做口罩和防护服的服装厂,基本都是满员加班加点生产,那个时候制衣工人都开始上班了,而且那个时候上班的工资大都超过正常做服装的工资。记得我们老家,当时很多老板贴出来的招工广告是保底400元一天。实际上那些制衣工人当时非常辛苦,但是做几个月的口罩拿到的工资基本相当于全年在老家做服装的收入,不少人拿到了四五万元的工资收入。
可能很多人会说,工人收入这么多,老板赚得不就更多。当时那些做口罩的老板确实赚了一些钱。但总体来说,最终很多老板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的。因为一方面口罩设备投资本身就比较大,再说三四个月后市场基本饱和了,大幅度降价在所难免,只要手头口罩没有处理掉压了库存的,最后基本都赔进去了。扯远了,做口罩本来就是一阵风,回到做服装本身。
无论是改造成口罩还是防护服,都不是长久之计。服装厂最终还是要回归做衣服。众所周知,去年本身就是一个暖冬,很多品牌和工厂都有大量的冬装库存积压。再加上年后疫情来势汹汹,店铺基本都倒闭了,年前做的春装基本成了库存。所以今年的秋冬服装订单不太可能好到哪里去。很多品牌秋装订货会都没开,积压的春装直接换成秋装出售。去年积压的冬装今年只能卖了。
文章TAG:服装发展了多少年 我开 服装店 十几年 服装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