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历史是独特的。在独立之前,它没有自己的历史,也没有历史遗产。不像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一代一代的变化,一代一代的传承。印度没有这种历史和文化遗产。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就有自己的军队,印军与大英帝国殖民印度的历史有关。印度的军队因为没有用武力打下一个国家,缺乏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军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合印度民族特点。而且英国殖民印度时的殖民军并不是一支具有统一民族性质的军队,是根据各个本土邦的习俗组建的。比如从哪个邦来的,一个部队不互相混编,导致今天印度陆军的情况一样,服装、习惯、军容都不一样。
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
徐达斯先生所著的世界文明孤独史有这样一段描写韦陀社会有一套被称为种姓—行期法Varnasrama-Dharma的社会制度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动员了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阶层的资源人力进行献祭,以促进保障宇宙—神—人共融共存之最高目标的实现。这个最高目标,无论是作为个人的理想还是作为集体的意识形态,都通过频繁而又宏大的祭祀得以强化体现,从而使神性的维度在地面展开。
我们将这样的社会制度定义为灵知型社会制度,这样的社会也就是灵知社会。薄伽梵歌确认这个制度来自于神谕。毗湿奴往世书进一步解释了这个制度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正确履行四社会阶层及四灵性阶段体系所设定的神性社会职责,至尊人格神毗湿奴得到崇拜。此乃唯一的事神之道。吾人必须置身于四社会阶层及四灵性阶段体系之中。
Varna——四社会阶层包括婆罗门Brahmana,禀赋中和之气,梵文意思是与梵合一者,他们是祭司通灵者精神领袖,韦陀价值体系精神文明道德文化社会制度的传播者和维系者,平静自制苦行清净安忍真实博学睿智虔诚——凡此皆为婆罗门所赖以作为之德刹帝利Ksatriya,禀赋强阳之气,政权统治者军事贵族,掌握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世俗权力,但必须接受婆罗门的教化和指导,英武雄强果决多谋勇猛慷慨有领导力——凡此皆为刹帝利之天性吠舍Vaisya,禀赋阴阳混杂之气,为土地经营者商人,虽然谋利乃吠舍之天性,他们必须向婆罗门布施,向刹帝利交税,照顾首陀罗的生活首陀罗Sudra,禀赋浊阴之气,为其他阶层服务劳作,包括匠人农人艺人等,首陀罗不必接受韦陀教育和仪礼,但须对主人尽忠守职。
四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被比喻为互相配合的身体各个部分。婆罗门是头脑,刹帝利是手臂,吠舍是供应身体营养的肚腹,首陀罗是使得身体运行的腿脚。这个制度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一位合格的帝王愿意接受婆罗门的指导并践行韦陀价值体系精神文明道德文化社会制度,因而他既是王者也是圣人,薄伽梵歌称之为圣王。实际上,据薄伽梵歌的讲述者克里希那说,这部神圣的经典就是留给后世圣王的!这位圣王将带动组织整个社会的献祭活动,以武力及法律的力量保护韦陀价值体系,监督四社会阶层与四灵性阶段制度的施行,以此逐渐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精神水平,协助整个社会达到宇宙—神—人共融共存的最高境界。
通过这个人,一方面,宇宙社会个人的能量被汇聚起来,实现对神的献祭另一方面,神的意志将通过他在现实世界里得以施行。他成为沟通宇宙—神—人的桥梁。事实上,四社会阶层的活动和工作都以他为轴心展开。但是,原则上他仍然属于刹帝利,因此必须接受婆罗门的权威。然而,这个制度在数千年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堕落为我们今天所知的种姓制度。
印度军队的真实起源是什么?
兔哥哨位谈谈个看法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开始拥有自己的军队,印度军队和大英帝国殖民印度的历史有关系。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次大陆时,为了维护统治,它组建了一支殖民军队,印度独立后的军队就是源于这支曾经的大英帝国殖民军。印度的历史很独特,它独立前没有自己的历史,没有历史传承性,不像其它历史悠久的国家,一代代更迭,一代代相传,一代代继承,印度没有这个历史文化传承。
印度的独立不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国家,而是和平独立。所以印度没有自己的军队,更没有战斗史。印度独立后,继承了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次大陆时的殖民军。印度军队就是这样一个来源。17世纪中后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从印度掠夺了大量资源,向印度倾销了大量工业品。当时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大英帝国用武力将印度次大陆上许多独立的本土邦捆绑在一起。英国为了维持统治,在印度设立了大量的殖民军队,由英国管理,镇压印度次大陆上管理者的抗命。
文章TAG:印度 起源 服装 真实 军队 印度服装的历史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