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智能制造涵盖智能产品、智能车间、智能产业链、智能决策等多个环节。所以,为了应对智能制造的大趋势,首先要树立智能制造的意识。智能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三个领域。一类是科技型企业。目前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公司还是很多的。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制造领域将是未来的热点之一。二是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院所,三是传统制造企业。

智能制造会有前景吗,本人被一家西部航天公司招聘,去做智能制造的软件开发,离家好远?

智能制造绝对是未来5-10年的风口行业,原因如下政治因素1.国家2025和十三五计划中都重点强调供给侧改革,传统制造业在升级,实现产供研销全链路的协同一体化,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和互联网 2.5G的全面商业化,推进物联网质的飞跃发展经济和社会因素1.产能过剩,内需降低,倒逼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以市场与用户端为制造源头,按需设计,研发,制造2.用人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持续升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产供研销的各个环节,因此如何提升效率,提升附加值是放在每个制造业企业面前的核心问题3.全球一体化的日益成熟,要求人,财,物,信息的全面协同。

4.海尔,格力,三一重工,中国航天等制造龙头都在积极部署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因此,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将是未来5-10年的风口领域,但是也同样需要认识到中国工业和制造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因此任重而道远!另外一个问题,关于家远的问题,其实好男儿志在四方,现今社会优势资源和机会都是比较集中的,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几个经济圈,现代职场精英都面临这个问题,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真正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了!共勉关注能力金手指,探讨优秀企业实践!。

智能制造2025,工业4.0你怎么看待机器替代大量劳动密集产业?

智能制造2025,工业4.0,机器换人时代逼近,传统工人何去何从? 工厂是选择工人还是机器人?在许多公司刚开始推机器自动化时,工厂管理者们热情都不高,不过当一些工作环境不好的工种难招人更难留人时,管理者们便主动要求换上机器生产线,用机器人替代工人。现在这几年一个焊接工人在上海的月薪达6000元左右,一年用工成本10万元,而一台焊接机器人的售价也在10万元左右,一般简单工种的替代机器人半年就能收回成本,而复杂一点的也只要2-3年就能收回成本。

对企业来说,机器人与人之间的抉择始终处于角力中。越是简单重复劳动力密集和高危行业,越容易被取代,前者机器人的效率比工人高得多,而且质量也好,后者只有出很高的价钱才能请到愿意做的工人,而使用机器人的价钱则少得多。高端制造业似乎暂不受影响 不过人们也不必过于开心,因为用人成本的高企会导致企业家更快推动工业4.0,改变生产方式。

正在被机器人取代的是大量普通劳动密集产业,而高技术附加值的制造业则暂时不受影响,这与我国推进智能制造2025,让国内涌现更多高端制造业的意图是一致的。事实上,从工业革命开始,机器换人的进程就开始了。尽管那时人们也忧心忡忡认为人的劳动力将被机器所取代,然而社会发展至今工作岗位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

究其原因,老岗位被取代的同时,也涌现出了新岗位。例如在打车软件出现之前,专业出租车司机200万人左右,而现在滴滴的注册司机超过了1400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效的新模式催生出了更多的用车需求。这一轮产业升级背后,产业链上下游出现的新岗位能不能留在中国,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机器人大规模推进后,会衍生新的岗位,例如设备维护保养机器人二次开发二手设备交易机器人应用培训等,从事这些工业对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德国历来重视人的培养。德国工业4.0战略非常重视劳动者素质,国内对产业工人升级的关注度有待提高。未来,企业将重点招聘能够操作最先进自动化设备的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具有学士学位和专业知识。但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工人还是只会用蛮力拧螺丝,对操作机器完全没有感觉。机器换人已经成为提升产业水平的主要方向之一,产业链上将会创造很多新的就业岗位。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其智力支撑更加迫切。中国的职业教育能否应对这种转变,值得关注和思考。


文章TAG:服装智能制造产业公司招聘  智能  2025  制造  招聘  服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