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着杀光,杀光的结果就是别人杀了我。至于服装行业是否存在暴利,作为一个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裁缝,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服装加工和服装零售两大块的现状。只有了解了一些企业的现状,才会知道这个行业的利润水平。牛佬做鞋已经20多年了,有辉煌也有失落。
服装行业是不是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认为服装行业现在难做,这些问题主要是看自己选择哪一类的服装。我们是选择童装,还是女装,或者男装。服装产品属性其实属于刚需产品,和我们鞋子是一样的。坏的或者过时了就想重新买。在一个服装属于一个体验性很强的产品,需要去试穿,客户满意了,再就是价格问题,也就是性价比,客户能接受我们的价格吗?现在好多人认为传统的服装行业不好做,被电商搞得很难做。
在我看来还是自己没有用心去做,我说的用心是自己没用心找到为什么自己的生意不好。实体店本身对于服装来说是很有优势的,为什么你没抓住你的客户。去摸索你的客户需要什么,你就去给他提供什么产品。现在童装的消费平均客单价也是很不错的。男装的客单价也是比较高的,消费频次低。女性服装恰恰相反,频次高,客单价低,还不容易成交。
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出自己不同的销售策略和销售套路。建议做一些亲民的,时尚的一些产品,及时更新衣橱产品款式,这是针对女性的和儿童的服装。男士服装款式相对比较单一,根据自己的定位看是做品牌还是做亲民店。做服装先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模特界的达人。多学习穿衣搭配,多学一些根据人的外形量身定做一些套装。现在买任何产品不是卖产品本身,而是买专业度和意见领袖。
今年服装行业不好过,至少百分之60的工厂都倒闭了,是不是应该转行了?
对于工厂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经验,只是从一个服装行业的外围人来说一下想法。今年不光服装行业,传统行业来说都说不好过。这几年大家发现传统行业按照过去的经验和玩法已经慢慢的行不通了,有的甚至失效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已经不灵验了。以前的行业大咖们大量关店潮到倒闭,波司登,李宁,太平鸟,鄂尔多斯羊绒这几家是这两年中国服装企业新近二次腾飞的标杆,他们的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营销都迎合当下的消费习惯,顺应新零售时代的发展,适应潮流的玩法甚至站在引领的前端 。
因为对顾客画像的从新梳理,对新事物的与时俱进,深挖自深的优势,学习国际大牌的玩法,放大自己,超越同行,再重新让消费者对自己新的认识。从营销,到产品本身,到门店,全部都是与当下环境与消费形态与时俱进,并站在行业领先者的路上,它们从品牌到文化,设计,潮流,到深入粉丝的内心,最成功的品牌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这是二次腾飞的原因。那么对于一般服装工厂而言,不外乎,外销和做内单,很多服装工厂都在贴牌的同时,发展自有品牌,或者做电商,但做的好的凤毛麟角,效果并不如意,电商从开发到营销成本其实不菲,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来打造,野蛮式的卖单品,不包装文化,到创意设计,到搭配拍摄电商就是卖图片,后期的销售运营。没有这些,靠卖爆款,偶尔一两次可以,长期都是玩不转的。
再来帮内销品牌代工的除外,假如是帮批发档口做货,一是受电商冲击,实力确实消量在下滑,二是周期非常短,人工短缺和工资成本上涨。所以这两年特别火的直播,很多实体工厂我看粉丝量和观看量不错,就是不知道下单转换率如何。你们可以和淘宝的MCN直播机构去合作。总之没有自己的品牌一句话都是仰人鼻息。而且很难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包括直播,就如羊绒大衣,没有品牌,这家买五百,那家四百。
我觉得个人再小,也要有自己的品牌,只有品牌才会深入人心。还有就是对我们核心价值的深度挖掘,在有做裤子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单独做裤子。我记得有个台湾省的牌子叫明,不知道是不是写错了,就是单品裤。郑州还有一家专门做裤子的公司。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但是我突然想不起名字了。西式西装植根于这个单品,而且做到了极致。国内有一些私人定制的,比如衬衫,旗袍。
文章TAG:转行 服装 年龄 服装行业多大年龄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