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就会想出各种营销手段,比如最后三天,惊爆价甩卖,高档服装低价出售,每件只赚10元的节日促销大酬宾,抽奖100%等等。为什么最后三天特卖这样的营销手段如此有效?为什么最后三天特卖是越来越少人用的营销手段?

为什么有的商店写着最后三天大甩卖,但三天过去了依然还在?

这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表哥曾经用这样的营销手段每年狂赚400000元,在大环境影响下,这种营销手段已经行不大通了,但是依然还有人在用。做生意的人,每天都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赚钱,产品卖不出去只能关门拜拜走人。于是他们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比如最后三天,惊爆价大甩卖跳楼价,全场一折起高档服装低价卖,每件只挣10元节日促销大酬宾,抽奖百分百等等花样百出。

2005年,表哥在东莞开了一间小商店谋生,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后来他一个开小商场的朋友由于经营不善把小商场低价转让给了表哥,表哥看着商场那些快过期的商品也头疼了,心想一定要把这些商品尽快卖出去,既然是低价转让过来的就低价卖吧,反正只要能卖出去就能赚钱。接手第一天就在商场门口贴上了全场低价处理的字幅,那个时候还是很少人这么做的,效果还是相当好的,一天的营业额超乎了他的想象,几天过后营业额又变得平平,于是他又在超市门口多贴了最后三大甩卖,结果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有时还没开门就有人等在外面了,生怕买不到似的,可以用一个抢字来形容。

表哥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就是货一定要比别人便宜,所以后面都是从一些专门的市场进一些便宜货。好景不长,很多商家看到后纷纷效仿,再加上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生意又慢慢的变得普通起来。表哥看到东莞跟风的太多人,于是把阵地转到惠州中山珠海等地,找到铺面后简单处理一下把东西搬进去就能经营,每到一个新地方效果都很不错,但每搬一个地方最多只能经营3-4个月,后面都是各种跟风,所以表哥都是打起了游击战,见好就收,在那些年里,表哥几乎每年可赚400000元。

为什么最后三天大甩卖这种营销手段那么好使呢?主要有2点。1时间紧迫感。最后三天给人的时间感觉非常紧急,怕去晚了就买不到了,有人会这样想,最后三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呢?会不会今天就已经是第三天了,所以怕错过了就没有了,路过看到的朋友都会进去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加上比其他地方便宜,一般都会选择购买。

我工作的城市刚出现这种营销模式时,生意真的是好,人挤人的,我路过时也进去买了洗发水沐浴露之类的,虽然是比外面便宜,但真心是不好用,也难怪表哥要打游击战。2价格便宜。清仓大甩卖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便宜,大家出来打工赚钱无非就是想多挣点钱,但是大手大脚花钱是存不到什么钱的,想要多存点钱必须精打细算,一块钱能买到的东西决不能花两块,所以便宜货常常能成为抢手货,但是往往便宜没好货,第一次买过觉得不好用就不会再去光顾,所以这样很能做得长久。

为什么最后三天大甩卖这种营销手段越来越少人用了呢?1现在网购崛起,很多人都是在网上买东西,网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厂家直销所以也很便宜,而且还包邮送到家十分的方便,即使货不对板还能退货。2虽然说是大甩卖,但也只有不好的商品才会大甩卖,好的一样会很贵,很多人也是贪图便宜才会进去买,买的都是便宜的东西,觉得不好用之后就再也不会去买了。

做服装批发两年亏了一百多万,还剩几千件服装,大家帮我想想办法,怎么能快速的换成钱?

很多做衣服的老板看到你的问题都会觉得你说的是自己的情况。上次看到一个报道,说中国所有的服装厂都不生产衣服,光是库存的衣服就够中国人穿三到五年了。不知道这个数据有没有水分,但其实不管是服装批发公司,还是工厂,还是品牌公司,都好像被一堆库存的服装拖累了。我认为个人问题应该分两部分回答。01分析亏损原因,让百万学费有所值。我看你做服装批发两年亏了100多万。不管你是否还在从事服装行业,首先要分析亏损的原因。


文章TAG:服装清场大甩卖  服装  清场  甩卖  几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