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古代汉人穿的衣服也不全是汉服。满清剃发更衣后,汉人的衣服就是全服,不再属于汉服体系。中国人自称汉人,但有局限性。少数民族呢?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汉族穿的服饰。因为国父孙中山是从欧美服饰结合中国理念改良而来的。包括礼服和制服,日常服装属于制服,是汉服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汉服是以前中国人的日常服装吗?

汉服,即华夏衣冠,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汉民族所穿的服装。包括礼服与常服,日常服装属于常服是汉服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同时不是古代汉族人穿过的服装都是汉服,满清剃发易服后汉族的服装为满服服饰,不在属于汉服体系。而关于汉服文化的断开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元朝,由于民族压迫,汉服发展进入停滞,汉人的服装相对简单,但蒙古人并没有强迫汉人易服。

明朝时,恢复汉唐服饰,并有所发展,成为汉服最后的绝唱。而当残暴的满清进入中原后,利用屠杀和剃发易服来压迫汉人,汉人不能再穿汉服,而要和满人一样穿马褂和旗袍,导致现代有人错误的称马褂为唐装,事实上,满人的衣服和汉服以及唐朝压根没有关系。而唐朝其实可以说是汉服最辉煌的时光,因为唐以前的着装相对开放,特别是唐朝达到顶峰,女士可以穿性感暴露的服饰,而在这个时候,汉服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到现在,这些地区也能看到汉服的痕迹,当时称为唐服唐装(注意,不是满清的褂子)。

而最近几年汉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青年女学生,而这个就不得不提到汉服出行日。2003年11月22日,是被全体汉服同袍铭记的日子,同袍王乐天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并被新加坡媒体记录和报道,这一天标志着现代汉服复兴运动正式拉开帷幕,汉服也从此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中一路向前,走到了今天。从此每年的11月22日,汉服出行日会有一大批同袍参加,也有像西塘汉文化,吸引千千万万同袍前往。

中国人以汉人自称,中国的文字叫汉字,中国的语言叫汉语,中国的服饰叫汉服的说法正确吗?

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说法应该是炎黄子孙,或者叫华夏儿女。中国人以汉人自称就有局限,少数民族咋办?为什么叫汉人呢?这因为我们是从秦汉以来才是真正第一次形成大一统的国家概念,以前的夏商周实际只能算部落联盟。所以我们炎黄子孙以秦汉为荣,但因秦二世而亡,所以就以汉自居。不过这个汉其实和现在的汉族不太一样,是对少数民族兼收并蓄的。

现在提倡文化复兴,中山服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何不提倡中国人穿中山服?

中山服是不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有待商榷的。中山服有记载的作为正装设成形是在1919年。因为国父孙中山从欧美服饰结合中国理念改进而来。在民国及1949年建国很长一段时间,是男装中正装的主流。应该说,中山装代表了封建帝制消亡之后的男装正装主流。比之封建时代的长袍马褂,朝服顶戴,确实简洁气质精神,可以说很能表现革命派的理想气质。

但在新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它逐渐退出了历史潮流。人们喜欢各种各样的西装。西装领带的国际时尚已经成为男士正装的主流。此时的中山装显得笨拙而严肃。也许服装是时代精神的晴雨表之一。在这个全球化、共享经济的时代,任何人穿上民国时代的中山装,尤其是完全不改良的,都会不合时宜地产生严重的历史感。


文章TAG:中国人服装  中山  提倡  服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