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是现代服装吸收和借鉴西方服装的时期,比如剪掉辫子,穿上中山装和西服,改良旗袍。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制度、新理念、新时尚带来的服装新变化。男装以满族服饰为主。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传统服饰制度,被清兵的进入所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千奇百怪的外国服饰。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了中国的许多地区。
从旗装到旗袍,中国女性的服饰,为何经历了3次大变化?
谢邀答,这是一个带有普及知识性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旗装,简单的说,旗装是清朝时期满族的传统服装。它的造型线条平直硬朗,直立式的宽襟长至脚踝,装饰也极其烦琐,而且宽大不露肌肤或外罩有绣花纹饰的坎肩,作为满清妇女的衣袍。它与汉族服饰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有明显区别。二通过时代的变迀,从清末到二十世纪进入民国时期的二十年代,旗袍的出现取代了旗装。
到了30年代,旗袍受西方服装文化的影响。海派旗袍,无论是裁剪还是设计,都开始采用了胸省和腰省的设计。使旗袍变长而紧身,并且是高开衩。这样就彰显出了东方女性,精致的曲线美感来。因此旗袍尽管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可它的魅力却百年不衰,它已成为中国传统服装的国粹。三在不断发扬和光大旗袍文化的今天,经过旗袍的改良设计。
衣服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我国服装发展的三大历史时期划分纵观我国服装发展的历史,可概括出古典期突破期和近现代期三大历史时期。古典期包括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朝突破期主要指清朝近现代期是指辛亥革命至20世纪末。不同历史时期服装特点简述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巫术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历史时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服饰来区别身份贵贱的冠服等级制度已经完备。先秦时期的服装风格总体是古朴敦厚的。秦汉时期,特别是两汉,国力雄厚,内外交流日益活跃,衣冠服饰日趋华丽,男子以袍为贵,女子以深衣为尚,服装风格上雄健庄重。魏晋隋唐时代,特别是唐朝是一个开放性社会,是古典服饰发展的一个高峰,特点是袒胸长裙紧身短袖,受外来服饰影响明显,风格上丰满华丽博大清新。
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趋向拘谨质朴清秀典雅。女服中的褙子较自由开放,具有较高的艺术美学价值,风格上典雅俊秀。元朝时期,蒙古族人穿长袍紧袖束腰登靴的民族服装,汉族人则仍沿用宋的式样,后期出现了不同的民族服装有趋同性特点,总体风格粗犷多样。明朝服装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恢复了汉族服饰传统,制定了一整套新的服装制度,总体上崇尚繁丽华美,风格上清新纤巧,是古典期的大成和终结时期。
我国古典期的服装发展有两种显著的特点一是世代相袭的民族性,并呈现出相对独立而缓慢的发展规律,即传统汉服的继承和发展。汉服风格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特点。汉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持着风格的传承与缓慢的演化。汉服形制从黄帝时期到唐宋明时代,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5000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一直以主流形态出现,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朝代的更替没有摈弃原来的服饰文化而是通过传统的继承使服装结构长期保持着相同的模式,直到清代改冠易服,汉服形制的冠冕衣裳才宣告终止。二是借鉴发展的规律,即使服装会因时代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变化,但由于长期相近民族文化的互相借鉴和不同民族间的融合,汉式服装也一直保持着基本状态和特色。对于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说,借鉴的发展模式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而不断发展的。
历史上,继承与发展曾经是东西方民族服饰发展的主要道路。由于古代生产力落后,人类跨越更大地理区域的能力有限。所以民族之间的服装参照只限于周边民族和国家。传承是中国服装发展的主要道路,借鉴发展始终贯穿其中。是清代中国服饰史上变革最大的一个时代,也是保留民族服饰传统最多的非汉王朝,被称为突破期。
文章TAG:次大 变化 服装 经历 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服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