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装加工的时候,不要和一个品牌一个业务混在一起。服装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技术型,注定不会上升到更高层次发展。小微加工注定要被转移或者淘汰。大量的人正在改变这个行业,大量的现代化设备进入服装加工领域。关门时间、裁剪、缝纫、熨烫都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大大降低了服装的外观成本。
服装加工工厂越来越难招工,中国年轻人没几个愿意加入这个行业,服装加工行业是夕阳产业吗?
感谢提问,本人是it行业工作的,我丈母娘之前是从事服装产业的。做的一手好衣服,在职的时候工资也高于上海的平均工资。服装产业是夕阳产业,这一点并不认同,大家都是人,都需要穿衣服,衣服每年都会出新款,大家也都爱买,服装是人的刚需。我老婆的衣柜,每年都要买很多衣服,3米大厨已经塞不下了。至于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从事服装产业了,大都是因为工作辛苦,工资相对低。
其实就是服装行业总体利润低的情况,老板也会抱怨赚不到钱,请不到人。为什么?有一大批人在变革这个行业,大量的现代化设备进入服装加工领域,打烊,裁剪,缝制,熨烫都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大大降低了服装的出场成本。一些传统的人力工厂成本居高不下,为了生存下去,也不得不降低成本价格,变相克扣人力成本。
其实不是服装产业不行了,是整个大行业在升级了,重复劳动的工种将要被自动化机器所取代。目前来说,淘汰的是一些底层的工种。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衣服还卖的那么贵呢?其实也要相对而言的,如果论平均工资的购买力,其实服装时变相降价的,这里不讨论奢侈品,是少数人的购买行为,简单来说,十几年前200-300元一件的衣服,现在依然是这个价格,而我们的工资,房价不知道涨了多少倍了。
服装加工行业前景怎样?
具体前景怎么样是很难有一个标准的,以我身边接触的事实和看到场景只能讲目前是不很明朗的。大部分中小加工厂是基本为维持或有微薄利润,当然不排除大型的制衣加工企业。我在杭州这边是从事女装行业,杭州这两年大拆大建,为了维护良好的城市建设环境,和淘汰小差产能的行业,导致以前在郊区很多小型加工厂搬迁至杭州周边更偏远地区,甚至安徽一些城市也呈接了部分的服装加工企业。
服装加工是劳动型产业,不是科技类型,这注定不会上升到更高层面在发展,小微型的加工注定是被转移,或淘汰。这两年打的环境不好,整个纺织行业库存严重,工程没有以前订单量那么多。还有就是加工是技术性的,以前都是老师傅肯吃苦,愿意做这个工作,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吃苦,学好这个,大量有技术经验的老师傅回老家发展,导致工人也青黄不接。
现在做服装加工还有活路吗?
看到这个问答还是忍不住想回答下,毕竟身边很多做服装加工的都在喊活不下去的。订单越来越少,单量越来越小,工人越来越难招,这些都是服装加工厂普遍存在的问题。克服不了这些问题,想活下去还真不容易。记得前年的时候,带一个开淘宝店铺的客户去金山丁老板工厂,看到他们50多人的工厂,订单还是比较充足。当时他接了一家上海品牌的订单,很多单子自家工厂消化不掉,他都外发到安徽去做。
那时他每天就是忙于接待品牌公司的采购和跟单人员。那个淘宝客户想在他那边做几百件牛仔裤,他感觉单子太小就婉转拒绝了人家。今年打了N次电话在找加工单,跟我说多小的单子拿来做都行。看来确实是订单荒得厉害。其实当时我就跟他说过,不要看当时很忙,这些看上去的所谓大品牌,里面藏着的风险只能超过小淘宝卖家。不要说订单不可能完全保障,就是那长达几个月的账期你能不能承受得住都很难说。
一旦资金链断裂,工厂几乎无法生存。果然最近品牌订单跟不上,暂时没有其他渠道接单。上海的工厂关闭了。这件事的原因是让大家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我想提醒那些做服装加工的老板,在服务好大客户的同时,也要照顾好潜在的小客户。即使你现在很忙,订单很多,也不要忽视随时到来的危机。做服装加工的时候,不要和一个品牌一个业务混在一起。
文章TAG:中国服装加工现状 服装 加工 现状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