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晚年如何?

民间形象中的狄仁杰是个刑狱高手,其实狄仁杰最大的贡献在他晚年复相后,成功劝说武则天归政李氏,并为“后武周时代”储备了大量人才。狄仁杰没有显赫的家世,他以科举之路,一步步从基层打拼出来。六十岁之前,狄仁杰大多在地方任职,做过判佐、法曹、刺史、巡抚等官职。“神探”的大名,就是在那段时间流传出来的。狄仁杰为官,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到哪儿都能赢得非常好的官声。

在当豫州刺史期间,宰相张光辅领兵前往豫州平定李贞叛乱,结果张光辅纵兵劫掠。狄仁杰不顾政治前途,怒斥张光辅平定了一个李贞,却制造了一万个李贞,他当面指斥说:“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从,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

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意思是你平了一个乱臣,自己其实比李贞还要祸国殃民,你已经搞得民怨沸腾,我只恨手上没有尚方宝剑,否则一定砍下你的头!为了百姓,跟顶头上司这么说话,扒扒史书,还真罕见!结果张光辅回朝后,一份弹劾书,将狄仁杰贬到偏远的复州。从以上经历,我们大致就可以勾勒出狄仁杰的基本形象:一是为人耿直,不畏权贵;二是心里装着老百姓,装着天下大义;三是忠贞奉公,没有私心;四是个人能力出众,勤于政事,造福一方。

重点说一说狄仁杰复相后,做的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说服武则天归政李氏。武则天代唐立周后,关于继承人的问题,纠缠了将近十年之久。朝中大臣,分成了明显的“挺李派”和“挺武派”两大派系,两派的政治斗争相当激烈,相当残酷,十年间,无数大臣因此延伸的政治事件而丧生。通常认为,母子之情肯定要大于姑侄之情,况且武则天与娘家兄弟关系不好,几个哥哥被她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太子候选人武承嗣和武三思就是被从流放地赦免回来的。

但是武则天不这么想,她有一块心病:皇位是从儿子手上抢过来的,假如再还给儿子,总有一种得位不正的感觉。所以,作为政治女强人,她非常忌惮大臣们谈“归政”。“归政”有拨乱反正的意思,难道我武则天是乱臣贼子?由于这个原因,大批的朝臣丢了性命!狄仁杰是怎么说服武则天的呢?他不谈政治,就问武则天一个古人不得不面对的,今天的人看起来有点好笑的话题:你百年之后,将来谁祭祀你?你死了之后,谁给你烧钱化纸,谁给你送饭吃?这种事今天的人不大当回事,无非是寄托对先人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古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祭祀是最重要的事,祭祀不正,自己就是孤魂野鬼。

 1/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佐澜柏  用佐澜柏  好不好  长期  佐澜柏产品怎么样  长期用佐澜柏产品好不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