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他在一定程度上珍视女性之美。即使是二战时期,女装也变得统一干练,这让迪奥感到压抑和感同身受,仿佛压抑了女花的天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的衣服主要是实用和沉闷。这一系列的衣服有着弯曲的肩线,修长的袖子,紧身的腰身突出了胸部的曲线,像一朵盛开的花冠。
迪奥家的服装怎么样?
那你需要了解下迪奥品牌的历史Dior生于法国海滨小城 Granville,1870年铁路开通到这里,每年夏天都有大量巴黎的时髦女性来此避暑度假。所以他从小就耳濡目染19世纪巴黎的风尚,并且心向往之。迪奥从小就对园艺感兴趣,经常陪母亲在别墅周围的花园里种植花花草草。迪奥裙子里后来经常使用的粉色和灰色的颜色,就来自于他幼年居住的别墅的主色调。
之后迪奥一家移居巴黎,他热爱艺术,但是观念传统的企业家父亲却觉得有辱门风。迪奥想学建筑,却被逼着读了政治。连他开个画廊,都不敢用自己的姓氏。后来战争期间,家道中落,经济拮据,迪奥转行做了服装设计师。在他41岁的时候,不想再为别人打工,于是在富有的企业家Marcel Boussac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品牌。
1947年,迪奥以一套束腰Bar Jacket搭配A字百褶裙,重新解放了女性对展现身材的需求。一扫二战期间女人们的穿着是以实用为主的沉闷。当时著名的时尚编辑Camel Snow为之起名新风貌New Look。迪奥的崛起,根源是战后的人们对于往昔繁荣的思念。这个系列的衣服具有弧度感的肩线,纤细的袖型,紧收的腰部凸显出胸部曲线,好像盛开的花冠。
他大量使用裙撑紧身胸衣臀部衬垫这些能突出女性优雅曲线的设计。这一点是香奈儿极力反对的但是女人们趋之若鹜,因为穿上Dior的裙子,她们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裙摆飞扬。迪奥对于曲线的着迷,接着引导他的ZigZag系列。他还让裙子收起了下摆,设计了起到包臀效果的Vertical线与Oval线。1954年,Dior让女人的腰部放松了一下,设计了H型线——你发现了,他爱上了用字母取名。
1955年,迪奥先生又设计出了A型线,让女人的腰部彻底放松。从New Look到H型再到A型,迪奥先生仿佛完成的是几轮以人体为原型的几何实验。迪奥说过,他为花朵一样的女人设计衣服。迪奥,他对女人的美,珍视到了一种程度,甚至二战期间女人们的服装走向制服化干练化,都让迪奥感到了压抑和共情,仿佛压抑了女性花朵般绽放的天性。
民国名媛喷Chanel的香水,涂Dior的口红,背LV的包包,这些奢侈品她们都是从哪里买的?
不像现在,在民国时期的名媛才是正儿八经,那时的名媛一般都是拥有显赫的家世,不是名流就是高官,或者实业家,或者书香门第,再瞅瞅现在都是些什么人?题主提及到唐瑛和陆小曼,先介绍二位。唐瑛她爸留过德国,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医生,哥哥是宋子文的重要秘书。她也留过学,多才多艺,又漂亮又聪明,那时的头牌交际花。她身上的衣服也讲究,还时尚,吃食营养搭配,十分精致。
就连吃饭的过程也十分礼仪,不像现在吃个饭,一旁玩着手机。而陆小曼的家庭是书香门第之家,这也是和唐瑛齐名的女人。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后来与徐志摩结婚。类似的女人还有严幼韵,宋美龄等等。她们都是名媛,她们都留过洋,她们都多才多艺,她们都美丽,她们都聪明。总之,她们都很有底蕴。而这些奢侈品来自何方?也就不言而喻,比如唐瑛,她有件旗袍就是请红帮裁缝制作的,她的家里有很多佣人,也有裁缝,甚至按照她画的图制作衣服。
其余的名人都差不多!所谓红裁缝,是指早期的洋人裁缝。后来人们学会了裁缝,做起了服装生意。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贸易自由,成为货物倾销的场所。各种外国人进来卖货。这些通商口岸有上海!这时候有一群人瞄准商机,学习技术,做相关业务!这个是主要来源,另外一个是熟人带。现在代购不流行吗?你出国,或者香港,朋友不也要求代购吗?那一次也不例外。
文章TAG:dior二战后的女性服装 dior Dior 口红 二战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