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是薄利多销没有优势,而且这种薄利多销往往是建立在单一产品的销售基础上的。服装更便宜,服装卖得更多。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薄利多销的。以品多多为例,即使小赚一笔,你有品多多里价格更低的吗?想要薄利多销,前提是商品价值远大于交换价格。只有这样,你才能吸引客户,你才能成为快速周转的事业来换取快速周转。
薄利真的可以多销吗?
薄利多销,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对于薄利真的可以多销吗?这个问题我觉得也问得有意思,所以展开讨论一下。首先,我们从字义上分析一下。什么叫薄利?薄利就是利润很低,利润=价格-成本。如果成本是固定的,当价格越接近成本,那么利润就越低。多销就是能卖出很多。这里薄利是因,多销是果。那薄利真的可以多销吗?我认为未必,因为这还缺少了一个前提,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业交换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如果一个商品价值不能与价格所匹配,那么它就失去了交换的价值。比如,你现在手上有一批摩托罗拉的call机,你当时的进货是200一台,哪怕你现在亏本卖,都未必能卖得动对不?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商业价值,你现在只能将它当成一个怀旧的玩具去卖,所以它无法匹配它原先的价格成本。因此,并非所有商品薄利就能多销。
想要薄利多销,那前提就是商品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交换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对客户产生吸引力,才能够成为多销的因,换来多销的果。现在所有成功的营销案例,都是塑造交换商品的价值。在价值塑造体系中,又分为使用价值,心理价值和增值价值。很多人往往会掉进商品价值就是使用价值的误区,所以在商业策划中无法真正做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体现,才会存在想用薄利的手段来多销售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知名的品牌有哪个是真正做薄利的?一杯可口可乐的生产成本只需要不到一毛钱,却能卖5块,10块一杯,为什么?一个超纤皮的LV包生产成本不过一两百块,为什么能卖几万块?它背后的商业原理就是在打造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塑造了心理价值和增值价值。对于商品价值打造这块,我后期会有更细致的分享,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众所周知薄利多销,那么薄利之后真的多销了吗?利润又能增加多少呢?
“薄利多销”这个词是在特定时期,在商品流通领域产品过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但这个词,显然在社会化电商、共享经济等新商业理念下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普通创业者的一个大坑。薄利多销现在是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孙红河给大家总结了几个要点。第一个问题的关键,薄利,没有优势。以雷军为代表的强调不小利的商业模式生态,可能会免费给前端销售!以拼多多为例。即使小赚一笔,你有比拼多多更低的价格吗?很多特产都是大众化的流通产品,比如三农、烟酒糖茶、衣帽、美妆等。这里的产品就算是薄利,也没有优势,因为别人的价格都达到了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第二个关键问题是,普通的个人创业者无法获得资本市场的帮助。业务主要有三大领域,即产品流通、生产供应链和资金金融。人微利,才能赢得资本金融的青睐。比如品多多,孙红河一直强调,品多多根本不是一个产品流通平台。拼多多依靠资本市场的帮助,做的就是资本!第三个问题是,薄利多销没有优势,而且这种薄利多销往往是建立在单一产品的销售基础上的。服装便宜,就靠服装卖的多?那就完了。超售必须建立在多元化产品和海量品类的基础上。再来看看新零售平台。我每周都有专门的流量产品,但是我的超售是平台海量品类推动的!薄利多销,已经不适合个人创业了。这是个坑。我是孙红河,每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创业的事情。欢迎大家每天八点半关注我的直播。
文章TAG:薄利 多销 服装 服装薄利一定多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