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两年前优衣库和很多知名品牌公司推出了很多联名服装,每一款推向市场都成为了抢手货,说明国内服装消费市场还是很大的。他们的粉丝观众需要米邦威的服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装行业正在转移。美特斯邦威邦威基本上每年都会推出3000种新的服装款式,这些款式都是设计师对未来流行趋势的假想判断。

李宁服装周逆袭,美邦业绩三年歉收,中国服装业离复苏还有多久?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张杨运认为李宁作为一家民族企业,在近些年连续亏损,陷入关店潮。其实不止李宁,安踏近些年也陷入关店潮,美邦业绩连续三年歉收,其背后都体现出当前中国的服装业整体竞争激烈。中国的一些民族品牌在面对国外的一些具有知名度的服装品牌时,由于口碑不如人家,往往是没有招架之力。如果单以李宁在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的靓丽表现来预判未来中国服装业的复苏前景,还不足以支撑相关观点。

我们要明白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工业机器人暂未大规模用于服装业时,这一状态还将保持。然而随着目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装产业正在转移。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将服装生产基地转移至日本德国等国家,随后又从日德逐渐转移到韩国新加坡。九十年代起,世界主要服装业产能被国内承接。

当前,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服装业方兴未艾,有潜力成长为重要的全球性生产基地。东南亚南亚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劳动力价值洼地。所以在成本上升背景下,国内服装业整体现状不容乐观。但是为什么在服装业承接转移时一些国家能发展出具有全球口碑的服装品牌?服装产业的承接与转移也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服装业的设备研发等高附加值的环节,也就是创新竞争力。

一个有竞争力的服装品牌必然拥有先进的设计理念面料选控工艺水平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才是一个服装品牌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条件。而目前中国整体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期,服装业当然也身处其中。我国服装业综合实力强,短期内地位难以撼动。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服装业在产业链配套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品质量与交期稳定性内销市场空间等方面较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国家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增速放缓,但依然具有绝对优势。李宁美邦等一些民族品牌遇到的困难正是产业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只要企业能够增加品牌高附加值,摆脱低端代工等一些标签,自然就能够转型成功。而中国服装业的整体复苏前景也就可期了。李宁在纽约服装周的表现可以视为转型升级的一个模范,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工艺水平等相关方面的投入,是未来带动李宁走出亏损泥潭的重要法宝。

如何评价没落的服饰巨头——美邦?

不走寻常路,走着走着却偏了美特斯邦威,诞生于1995年,短短13年的高速发展,在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美特斯邦威CEO3年蝉联胡润服装富豪榜首富。曾经的它,就如一个风华正茂少年在商战中骁勇善战毫不费力,而如今仿佛步入中年,战绩不如当年。今年2月下旬,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7年年度业绩快报。

通过快报我们很直观了解到,公司实际营收64.73亿元,和2016年同期比较,下降了0.71%。营业利润负增长,跌破3.19亿元,和2016年同期对比,下降了303.03%。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期下降945.81%。一连串的赤字,让人不经感慨说好的不走寻常路呢,真的走偏了!除了之外,美特斯邦威打造的电商应用也让人捏一把冷汗。

曾经开发过模特应用,投资过亿元的网络名人齐帕表示,这个播放量上亿的综艺节目会增加模特应用的曝光率。美特斯邦威邦威还扬言,针对特定款式的服装,在实体店线上线下造势,达到大屏小屏的互动营销效果,成功导流。结果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当初这个被马东在综艺节目中称之为烂的示范性应用,早已在世界上销声匿迹,搜索也找不到了。


文章TAG:美邦服装  服装  美邦  周逆袭  李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