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前,软弱而慷慨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决心改进斩首。下图是被称为斩首女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玛丽女王。法国国王有大量情妇,导致私生子众多。这些私生子有的是国王认可的,有的是国王不认可的——就看二奶们的手段高明不高明了。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为何会被处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杀死国王路易十六的目的,是为了打击保王党的力量。其实,路易十六是个懦弱无能的国王,杀不杀根本无关大局。但路易十六的存在,却是保王党的一面旗帜,会有很多人打着他的旗号和革命军作战。那么,如果杀死路易十六,保王党必遭打击。连国王都没有了,你们还保卫谁?看看萨沙的文章。路易十六死于自己设计的断头台谈谈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欧洲古代和中国一样,有很多死刑。
法国最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的国家,也是所谓暴力治国,自然不可能没有死刑。法国的死刑很有意思,同中国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绞刑是一种比较仁慈的刑法,用中国人的观点就是不见血且留有全尸。曹操下令绞死吕布,就是一种宽大的行为。法国则正好相反。法国的绞刑是对于声名狼藉的强盗小偷恶棍之类,总之都是底层平民。原则上,绞死人以后并不会立即放下来,而是需要示众一段时间。
小说基督山伯爵里面,基督山伯爵被囚禁多年后曾经试图自杀,却没有选择很容易死亡的自缢而选择慢慢的饿死,因为绞刑是屈辱的死法。再说斩首。在中国,斩首是一种带有示众性质的死刑,是比较侮辱人的。就比如慈禧杀死肃顺这票人时,只有肃顺被斩首示众,其他几个则是毒死。在法国,斩首是一种宽大的刑法,适用于有身份的人尤其是贵族。
为什么?职业刽子手斩首是干净利落的,一刀就断头,人马上就死了这里萨沙恶心大家一下,你们知道人被砍头以后还能保证多久的意识吗?只有30秒。一个医生曾经做过实验,被斩首之后他坚持眨眼睛。刽子手计算到30秒的时候,医生的头才停止眨眼。也就是说,痛苦最多维持30秒,显然是比较仁慈的。不过,前提是刽子手有经验。
如果遇到菜鸟或者临时发挥失常,那么犯人就惨了。法国的刽子手是特殊职业,收入丰厚但地位低下,往往是世袭。有个故事,就是一个巴黎的大学生爱上了美丽的少女,两人偷尝禁果。结果第二天一个大汉冲入大学生的家里,强迫他必须娶女孩还要继承他的工作,不然就杀死他。这个大汉就是女孩的爸爸,是巴黎著名的刽子手。为什么威逼?因为刽子手的女儿本来就很难嫁,如果失贞自然更难嫁。
最终大学生成为了另一个刽子手。即便是职业刽子手,斩首也是会失误。斩首期间,经常出现连斩几刀甚至几十刀的情况。比如著名的荡妇苏格兰的玛丽一世女王被处死时,刽子手就连斩了3刀。而法国一个男爵因叛逆罪被斩首时,临时充当刽子手的士兵连续砍了三十多刀,头都没有砍下。旁观死刑的几名贵妇人吓得晕倒,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就曾经考虑改良死刑。
到了法国大革命之前,性格懦弱宽和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决心改良斩首。在一个支持废除死刑的医生约瑟夫伊尼亚斯吉约坦制宪议会议员的建议下,路易十六亲自参加设计,最终在1791年发明了机械化的断头台。经过用动物和死尸实验,断头台的效果很好,路易十六本人也深感满意。要知道,路易十六是注明的锁匠国王,本来就对机械很有兴趣。
这次断头台的设计者是德国巧匠多皮亚斯施密特,路易十六本人也参加了改良。最初的刀是和地面水平的长方形,斩首效果不太好。在路易十六建议下,最终改成了梯形。断头台设有木条以固定犯人的头部。刀刃落下时的落差为二米多,确保能快速斩断犯人的颈项。同年,法国国会通过以斩首作为唯一合法的死刑执行方式。断头台在当时绝对是一种仁慈的表现。
如果一把重达40公斤的锋利刀片被切下,人头必定落地。不会发生犯人几十次斩首后生不如死的情况。792年,一个犯了谋杀罪的强盗被送上断头台处死。强盗临死前甚至称赞国王,让他死得没有痛苦。路易十六万万没想到的是,断头台大大提高了死刑的执行效果,让更多的人死去。最初,一个刽子手一天最多可以处决两三个人。
文章TAG:法国国王服装 国王 路易十六 处死 服装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