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常服是长袍,冬天是棉布,夏天是单衣。在古代和民国时期,长衫代表身份,所以分为以衫帮为代表的贫苦劳动人民,以长衫帮为代表的富裕上层阶级或有教养的人。符合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穿在身上是平而松的,也就是为人的衣服服务的。礼服不仅是一种服饰,也是一种与文化和思想密切相关的基本元素。

古代长衫人物是指什么?

长衫是根据明朝士大夫常穿的汉衫常服,遵循合体合身的民国服装理念改作的,主要把汉袍的肥大改的相对窄瘦,继承了明朝开始的立领领型。民国时期中国人以长衫为常礼服,冬有棉,夏有单。长衫以汉服右衽为基因,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暗合中国传承几千年天人合一的观念,穿在身上平直宽松,即人为衣服务。

长衫不光是一种服饰,他代表着与文化和思想息息相关的本质元素。在古代和民国长衫代表了身份,因此分为了短衫帮代表的贫穷的劳动人民,长衫帮代表的富裕的上层人士或有文化的人。在现代也有年轻人婚取时,新郎穿着合体的长衫配以小褂,新娘穿着漂亮的旗袍,代表喜庆与传统,较受老年人的欢迎,适合传统婚礼的氛围。当然长衫更是代表着一种文化。

是于人生审美以及思想一种表现。也反应着人们日常闲情心事时节江湖桃源的种种生活状态。不可否认长衫是外在作为一种服饰和内在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的。外在的服饰受到人们的观念,服饰材料的改良和多样,色彩的变化,款式的增加,甚至是气候的变化,生活的方便等等而不见,所以渐渐的淡出我们的审美观念和需要,更是渐渐的离开我们的眼球和我们的身体。

中国历史五千年,你最喜欢哪个时期古代的服饰?为什么?

我喜欢唐朝时期的服饰。在这里我就谈一谈唐朝女子服饰吧。唐朝女子的服饰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裙衫帔三者结合。唐朝女子服饰,颜色绚丽多彩,红黄紫绿争奇斗艳,尤其以红色为最盛。盛唐时期,遍地榴花染舞裙。再加上丝织品工艺纯熟,这红色的石榴裙是桑蚕丝纺织而成,尤其夏天以轻薄绢纱通透灵动。虽然这种裙子幅度大,容易起褶皱,但这也正是这种裙子的美,更像天然石榴花。

唐朝常建有诗作古兴,就描述过榴花红裙的盛况。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武则天也有一首石榴裙诗歌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不信比来长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没有做皇帝之前,是李世民的小小才女。善于跳榴花红裙舞。十几岁的她因为李世民的驾崩作为先皇遗产进入寺庙修行,随身带着的是一条石榴红裙。

后来,李治去寺庙去看望她这个落魄美女,她就穿上了石榴红裙,为李治跳了一曲红裙舞。楚楚动人的武则天,打动了李治的心。女人如花,穿着如花美裙,更加添了些许风韵。这是我喜欢的理由啊。短襦长裙,上窄下宽,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这样裙腰系得较高,在腰部以上,有点甚至系在腋窝下部,使身材显得高挑修长,同时也可以遮蔽下身臀宽,腿不够直等瑕疵。

上衣的领子形式多样,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根据自己的脸型,可挑选的余地很大。曾在网络上看见有两款唐装女子服饰,一款是初唐时期,一款是盛唐时期的。初唐时期的那款,袖子是虽宽松,但袖口有所收敛,这彰显时代的一个特点,新朝初立,对未来充满期望,但又刚刚站住脚,所以体现在服饰上也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

到了唐代,衣袖宽松飘逸,甚至浑然一体。充分反映了全盛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现在也有唐装流行,都做了改进,也是考虑到生活、工作、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想想看,女人都是穿长裙的。谁来做家务?谁来抱孩子?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我喜欢这些唐朝的服饰。恐怕是贵族宫廷里的女人穿的。那些唐朝的民间女子呢?毕竟,他们必须工作谋生。


文章TAG:中国古代服装 短衣 长衫  长衫  古代  短衣  服装  人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