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石油、煤炭、棉花、糖,新疆的自然旅游资源,新疆的民族宗教资源,新疆的边贸资源,新疆的交通通道资源。由于缺乏深加工的产业配置,白糖无法用于纺织服装制造等。,但一直是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卖给东部沿海城市。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通过深加工,将服装、纺织品等附加值较高的成品返销新疆。

新疆的优势资源有什么?

新疆的石油煤炭棉花白糖,新疆的自然旅游资源,新疆的民族宗教资源,新疆的边境贸易资源,新疆的运输通道资源。好像也就这么多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1石油煤炭属于战略能源,新疆还没有深加工能力,只能当作原材料能源出售。2棉花白糖也因为缺少深加工的产业配置,不能进行纺织,制造服装等,而一直以来当做初级原材料贱卖给东部沿海城市,东部沿海城市企业通过深加工,以服装纺织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成品返销新疆。

新疆只获得了最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价值。白糖也是一样的。3旅游资源,民族习俗资源也因为与内地相隔甚远,旅游收入中的大头流失在运输环节上,新疆本地人并没有得到大头。4口岸运输优势,也因为本地能拿得出手的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附加值低,而成为吃过水面。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以及由于为拳头产品配套的产业链,必然不能做大做强。

新疆的房地产可以一时半会收益很好,但是他不是长久的产业链,不能像生产型企业一样带来长期的利益。新疆需要投入的应该是优势原材料资源深加工的产业链。必然棉花—纺织—织布—服装。或者是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契机生产面向中亚,以及欧洲的产成品。原材料产地优势和交通运输优势就是新疆相对于内地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为什么在头条新闻里看不到探讨新疆经济发展的观点?。

新疆为什么会种那么多棉花?

回答这个问题我太有资格了,因为我最近在研究学习毛泽东的一些著作。了解了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可能楼主会问,学习毛泽东的书,与新疆有没有棉花糖有什么关系?其实你不用奇怪,因为新疆的棉花,是离不开毛泽东,以及他的思想的。如果没有毛泽东,新疆是不会成为咱们国家今天最大的棉花基地的。解放之前新疆是不产棉花的。相信大家都对新疆有一个印象,那就是飞沙满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而且中国最大的沙漠也位于新疆地区,给人更多的就是一种荒凉荒芜,毫无人烟的感觉。

另外新疆地区,位于纬度45度以北,受当地天气影响,比如无霜期短等原因,历年被认为是一个不适合棉花种植的地区。故事还要从1949年3月份说起。新疆占全国1/6的版图,当地的土匪彪悍,国民党的反动势力依然蠢蠢欲动。王震所率领的部队,在延安时期具有开垦南泥湾的经验,而且部队战斗威武。毛泽东点将王震去新疆,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早有打算,咱们的解放军去新疆,并不仅仅是去打好仗,而是担任更重要的任务——建设新疆。

王震将军带部队进军新疆之前,毛泽东还特意叮嘱他到新疆一定要去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在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签发了关于新疆解放军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他指出我们的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要成为一生一支生产军。这也是新疆建设兵团成立的原因。王震将军入疆,剿灭了当地的土匪和军阀,然后就有11万解放军参加了当地的开垦田地的劳动。

这个时候的新疆。不仅气候恶劣,而且是非常的荒凉,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荒无人烟。为了不干扰当地的老百姓,照顾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把良田都留给了当地农民。解放军把开垦土地的目光,转向鸟不拉屎的戈壁滩。在1950年1月,王震将军一声令下,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参加劳动。1951年,王震陶峙岳与苏联专家合作。没想到获得巨大的成果。

在准噶尔南缘的玛纳斯河流域,开垦荒地种植棉花2万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其中一个排长刘学佛自己种了1.6亩地,亩产居然达到了1300多斤。冰天雪地里,在新疆开垦荒地的过程中,很多战士为了让树苗健康生长,牺牲了把千里之外运来的饮用水灌溉给树苗。一边喝着当地又苦又咸的水,为了开垦土地,战士们的手上磨出了血泡,破了,破手的血渗透到了锄头的木柄里。每天去上地之前,他们都要去河边清洗木柄上的血迹,河水都被染红了。为了建设这片土地,更多的人永久地留在了当地,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章TAG:新疆服装纺织品  新疆  纺织品  服装  优势  资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