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退贷定义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齐欣希望从专业的角度普及退贷的实际情况。撤贷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商业银行单方面不负责任的金融行为,而可能是银行和企业为解决金融危机,经过多次协商达成的金融决策。三次贷款提款一般情况是基于银企共同协商。事实上,齐欣接触到的许多所谓的提款并不是单方面的突然袭击。

银行抽贷是什么情况?

不容置疑,银行抽贷,是导致企业死亡的重灾区,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银行也很痛心,也很违心,银行和企业本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最后变成生死冤家。对这个问题,我干二十多年企业,有深切感受,只要在银行贷过款的破产老板都会由感而发千万不要在银行贷款成为他们的临终遗言,十分痛苦和悲壮。这里我谈一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银行的贷款体系有缺陷。绝大多数企业贷款,不是由如银行贷款设计那样,只是用于临时周转,按银行的标准说法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贷款。审批风控都是按这个口径实施监控,其实银行放贷审批风控也很明白。企业贷款的真实目的是用于筹措企业的发展资金,如果严格按流动资金贷款,企业货款行为和银行放货都是违规行为。所以一开始就注定这笔贷款,随时会被抽贷,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因为,能够在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营运资金都不缺,他们缺得是发展资金,如买大型设备,买地土,修厂房等,一般贷款周期都需35年,甚至更长。为了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再生产,是每个企业发展过程必须要迈的坎。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在对民企贷款上,就根本没这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这个品种,这种固定资产长贷国企可以有,对民企明显就是不公平的歧视贷款所以,银行对民企坚持一年一贷一还,逼使民企长款短用,让民企痛不欲。

每年一还一贷,且不说资金成本压力很大,最主要,每年一还一款对民企而言犹如过鬼门关,借新还旧的审批,银行有大多的理由实施抽贷,其中可变和不可控因素也很多,如有企业自身营经问题,有行业调整问题,也是国家政策导向问题,还有银行的额度调整分配问题等。我身边有很多案例,企业生产正常,市场有前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被抽贷致死的企业也很多。

所以,只要企业把流动贷款用于扩大规模上,长款短用,银行一但抽贷,企业必死无疑,令人十分可惜可叹。民企的生死存亡被银行贷款死死的卡住了咽喉发展是找死,不发展是等死,从而落入两难处境,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贷款方式,是民企大量倒闭主要原团,银行的贷款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对中国民营发展不是在助力而是阻力,貌似一年一贷一还,可减少金融风险,其实际是在放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企业的杀伤力反而巨大。

对中小企业抽贷断贷不敢贷,金融症结该如何破?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府工作报告年年提年年都解决不了,今年从上到下最重视,力度最大,作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我认为破解的关键在于1进一步明确信贷标准,放宽信用放贷额度2政府明确为没有质押物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条件3不需还贷再续新贷贷款目的是为了生产发展,贷一千万还一千万,短期内企业根本做不到,加之民间借贷越来越困难,短期还贷续贷难度很大4不能变相借贷存款提高利率。

银行提前抽贷属于失信吗?失信算不算老赖?

我是理财规划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齐欣曾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担任风险审查岗,职责之一就是审查对公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对于普通人来说,“退贷”这个词是感性的,隐含着银行暂停企业贷款的贬义。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贷款提现可能是一个简单的融资方案。请慢慢听齐欣说。贷款提现到底是什么?其实“贷款提现”这个词是偏于口头的。更正式的说法是指银行提前收贷的行为,即银行在企业债务人根据合同约定的加速到期条款触发相关条款时,使贷款合同提前到期,并要求债务人偿还贷款或单方面扣收债务人的银行存款。


文章TAG:服装业抽贷  抽贷  断贷  服装业  中小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