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互联网行业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工资太低(只拿互联网公司不跟其他行业比)。山东不是没有人才,山东学生在任何大学都有一定的比例,但只要走出去,甚至是山东本地的,无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能回山东的学生有几个,不是不愿意回。这些学生也想在家乡取得巨大的进步。我也想为家乡的建设做点贡献,在家乡生活工作。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山东学生的心声,因为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青岛的待遇真的让人心寒。

你觉得青岛有哪些比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

不和北上广深比,不和杭州比,就和苏州南京比,作为应届毕业生,他们的起薪待遇是青岛的2倍多,然而房价三个城市都差不多,我算过一比帐,这三个城市,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80万,这样每月房贷是6300多。6300是什么概念。在青岛你每月工资刚好够还房贷,每月的生活费都不能保证,然而在南京苏州每月还完6300你还能剩6000,这就是刺裸裸的现实摆在面前,试问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应届生会怎样选择,人才引不进去,活力从哪来,长此以往,即使有人或者政府在青岛大兴互联网,但是最根本的人都没有,谈何发展啊。

青岛市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国企?

青岛是国企重镇,因此知名国企还是比较多的。已经品牌化的国企海信双星澳柯玛青岛啤酒青岛港青食等。非品牌化地方国企国信集团青岛钢铁海润集团华电集团颐中集团青岛纺织集团青岛旅游集团华通集团青岛国投青岛机场青岛交运青岛城建青岛地铁等。集团化区域总公司有中国中车中车四方中国远洋青岛远洋中船重工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集集团青岛集装中国海运青岛中国一汽青岛中国重汽青岛华润置地青岛等。

其他普遍性企业各大城市都有中粮中铁中石油中石化新华书店等。青岛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品牌之都称号的城市,当时有五朵金花之称的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青啤,这当中除了海尔全都是国企,而且海尔也是当初国企改制转型而来,其前身是青岛冰箱厂。一般来说走品牌化路线的都是民企,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扎堆,其民企占比至少8成。

所以像这种情况在国内是比较罕见的,因为青岛实施计划单列以来,沿海绝大多数城市民营企业还没有起步,更没有品牌化之说,因此以制造业为主,产品多为贴近生活的家电服装饮品,故而早早就奠定了品牌化地位。此外青岛的造船造车远洋产业起步都比较早,而这些企业早期都是国企,因此基于制造业立足的青岛有着众多的国企,而且很多都是业内龙头。

纠错很多人说青岛银行利群集团都是国企,其实不是。青岛银行在股权变动之前,大股东是香港结算中心,二股东是意大利最大银行圣保罗银行,三股东是罗斯柴尔德金融控股集团。而现在青银几大股东都是青岛当地企业,大股东海尔二股东国信三股东即发,全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岛本土企业,一家银行光是私企和个人持股比例就累计超过了85%,毫无疑问跟国企是不搭边的。

山东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是哪家?

准确的说,山东没有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浪潮、海尔、海信披着互联网的外衣,里面的氛围和传统行业一样。很多从北京回来的互联网人都在这些公司,但是水土不服,流动性很大。有一些新锐公司,A轮很难判断未来会怎么样。比如青岛的走课、短视频招聘平台新锐,获得了希欧2017年度最具投资价值项目奖。com,网易创业大赛十佳,青岛十佳创客。


文章TAG:青岛服装最大的企业有哪些  青岛  互联网  服装  山东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