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该县的服装行业还没有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当时生意很好。整条街上都是服装店。我表妹因为家里穷,很早就辍学去打工了。俗话说,没有亏本的事,能在县城生存下来的服装店都是很有实力的。虽然平时客户量很少,但是里面的市场不小,一年赚个一二十万不成问题。

如果你是服装加工厂,注重生产质量和质检,尤其是质检,那么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快速拿到客户的加工订单。我觉得没有一个真正强大的接单平台。一般有实力的服装品牌公司都有成熟的供应商体系,没有一定的熟人资源很难打入其中,也不太可能在网上发订单。

在电商如此发达的当下,服装实体店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没见国家现在已经出手在挽救实体经济吗 !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商不像中国这样一家独大 ,因为毕竟实体店购物体验和在网上购物是不一样的 ,他摸得见,看的着,而且国外有成熟的市场来制定价格 ,而中国市场的实体店以市场定价为由漫天要价,消费者买东西不敢讲价,不会讲价,不知道这里边有多少坑 ,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去市场或商场购物,担心上当 。

为什么小县城里的服装店没什么生意,房租也高,却十几年不倒闭?

我堂姐在我们十八线小县城开了间服装店,面积不大,只有25平米,但是她却做了十多年,去年还换了辆奔驰c!正所谓,天下没有赔本的买卖,能在县城活下来的服装店,实力都很强,虽然平时顾客人数很少,但是里边蕴藏的市场可并不小,做好了一年赚个十万二十万的不成问题。那么我堂姐是怎么做到盈利十几年不倒闭的呢?这还要从我堂姐刚刚接触服装行业说起。

06年的时候,县里的服装行业还没受到电商的冲击,那时候的生意很好做,满大街的服装店,我堂姐因为家里比较穷,早早的就辍学出来打工。最开始的时候,她在一家私人店铺做导购,一个月靠提成才能赚到几百块钱,差不多够养活自己,而和她们的老板比起来,她的那点工资,还不及她们老板的一双鞋贵。当时她的老板也是本地人,在广州混了几年之后回的县城开店,用了两年时间就盈利超过了十万,要知道零几年的时候,十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天文数字,结果这个女老板却能轻轻松松赚到。

有一年店里边搞聚餐,女老板带所有员工去了市里,要了一桌最好的菜,花了两千多,这简简单单的一桌菜震撼了我堂姐,她那时候就发誓,无论如何也得成为这样的有钱人。从那以后,我堂姐开始加倍努力提升自己的业绩,不过成效不大,挣的钱还是那么点,后来她逢年过节就往女老板家里跑,跟家里边借钱也要给女老板送礼,套近乎,最后女老板才一点一点的透露给她做生意的技巧。

想要在几十上百家服装店之间活下来,就必须会积累忠实客户所谓忠实客户,就是那种每年换季都要来店里频繁消费的固定客户,这类客户不用多,1520个就可以。那么这1520个忠实用户能带来多少收益呢?据我堂姐说,她在的那个小店每个忠实客户每个季度换季都要买68件衣服,衣服的毛利率在300%不等,一些冬季新款甚至能卖到20000%,按平均毛利率100%左右算,这1520个客户能给店里带来每年3.66.4万的收益。

其次,就是看节假日对于县城里的小店来说,客流量高峰期就是节假日!我堂姐说,后来攒了一部分钱又借了一部分钱之后,自己在县城开了个25平米的小门脸,但是万事开头难,在最初的一年时间里,她生意还是比较惨淡的,只能靠原来上班时候积累下的老客户照顾,勉强能弄个收支持平。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慢慢积累之下,她的小店也得到了很多客人的认可,开始步入正轨。

她经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凄惨,她开店,并没有照搬照抄她老板的思路,毕竟积累一个忠实顾客太难了,她大部分的利润还是来源于过年过节前后的15天。每到过年,我们县城里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人特别多,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老婆孩子去县城里买衣服买年货,赚了一年钱,兜里都比较充实,所以买东西都是成批买。

2.通过华交会、广交会找外贸公司。如果不参展,也可以发名片到会场联系外贸服装订单业务。3.联系附近的一些服装设计工作室或者摄影模特公司,他们手头也可以提供服装订单业务。4.在慧聪网、阿里巴巴等平台发布新闻。在平台上发布服装订单业务的需求新闻,在平台上播放BBS博客的业务栏目,扩大自己在平台上的业务脉动和曝光度,可以间接接到服装订单业务。

像我表哥的店,过年的时候每天接待50人左右。半个月后,将有750名参观者,其中大约一半的人会选择购买23件衣服。所以,仅过年一天的销量就在7501125件之间,平均每件衣服的毛利在100左右。半个月后就有750000112500元的毛利。这是过年的时候才挣的。其他节假日和平时熟客做的采购都算在内,一年也有20多万的毛利。


文章TAG:服装店的市场容量  电商  服装店  容量  发达  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