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为了节省开支,美国军方停止向飞行员发放皮夹克。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很少联合起来发出压倒性的谴责。不到两年,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们开始重新向飞行员发放皮夹克。要知道,早期的飞机都是开顶的,飞行员的上半身暴露在外面吹风,所以当时飞行员都是发皮夹克和护目镜作为防风防寒的物品。

飞行员为什么穿皮衣?

早期是为了抗寒抗风,现在是一种象征。要知道早期飞机都是敞篷的,飞行员上身露在外面吹风,所以那时候飞行员就配发皮夹克和风镜作为防风抗寒用品。到了二战,虽然开始有封闭式座舱,但是当时座舱都不是气密的,不能保温,高空飞行照样冻的要死,对于海军航母飞行员来说,在甲板上就要忍受甲板风,还需要加强保暖抗风性能。同时皮夹克背后还可以贴点告示什么的到了朝鲜战争之后,喷气机时代的来临,那时候开始,一方面飞机座舱密封性和环境综合控制系统的应用(类似于空调),座舱内舒适度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战机机动性能增强,要应对更高过载,开始使用抗荷服以帮助飞行员抗过载能力。所以皮夹克不再是飞行员飞行时的工作服,其穿抗过载服进行飞行。一体式抗过载服抗过载服在高过载时会膨胀,挤压飞行员,提高飞行员的抗过载性能。由于不透气和一体式设计,穿抗过载服飞行也不是舒服的活。至于皮夹克,那开始成为一种象征,飞行员和勇敢者的潮流和象征。

美军在70年代曾为了省钱,不再给飞行员配发皮夹克,海军空军和陆战队飞行员难得团结一致,进行铺天盖地的声讨,仅两年不到时间就迫于巨大压力,开始重新为飞行员配发皮夹克。壮志凌云中阿汤哥穿的是美国海军飞行员的G-1飞行皮夹克。飞行皮夹克更是成为年轻人的潮流符号,深受各路人民群众的喜爱。收到军方赠送的飞行员皮夹克而眉开眼笑的的克林顿和里根穿飞行员皮夹克视察前线的奥巴马。

空军飞行员为什么都穿皮夹克?

实际上,酷酷的皮夹克多是二战电影里面的飞行员形象。当今的飞行员服装早就换成了使用复合材料的抗荷服,远非电影中的那种单纯的皮毛一体夹克。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皮夹克的确是飞行员们的标配。一是防寒保暖又抗风二是比较利落,如果真穿着臃肿的大棉袄上去,座舱空间那么狭小,钩住挂住哪儿什么的,弄不好就会出问题,还有,万一跳伞掉水里,棉花一吸水,那飞行员也就直接沉了。

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飞行员的皮夹克都是拉链式设计。这是为了防止衣服纽扣等零碎在关键时刻脱落,酿成事故。据说美国曾发生过这类惨剧,纽扣脱落下来卡在战斗机的设备上,导致机毁人亡......下图,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援华飞行员夹克上还多了个装备——后背上缝上了一块Blood chit求救书,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的中文,可以保证飞行员跳伞后,能被当地的老百姓理解和救助。

其实,在上世纪初,飞机刚刚发明时,操作者穿着普通衣服就能直接上天。因为,当时飞机性能有限,高度低,速度也慢,就跟我们现在开摩托车差不多。1914年,日本飞行员到了一战时期,飞机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飞行最高能到8000米,速度达到300公里/小时,这个高度和速度,就需要皮制的专门飞行服装了二战时飞行高度已达8000-10000米,速度超过700公里/小时。

这时,携带氧气面罩的厚重皮毛飞行服成了各国飞行员的标配,甚至,执行高空轰炸任务的飞行人员还需穿着电加热的飞行服。电影烈日长虹中,二战中,投奔英国的捷克籍飞行员装备随后的冷战中,在两个霸主疯狂军备竞赛中,飞机性不断地高速提升,飞行服也跟着与时俱进。像美国U2侦察机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都可以飞到近2-3万多米的高度,显然这已经达到人类生命承受的极限。

因此,这种飞机的飞行员应该配备类似宇航服的高空压力服,里面含有电加热系统和独立的供氧装置,以保证飞行员的人身安全。这样,即使高空高速跳伞,飞行员也不会被气压、风和寒冷杀死。第五代战斗机F-22飞行员的装备,据说精华就是这个头盔——JHMCS。除了常见的功能,它不仅可以瞄准目标,还可以显示各种火控和飞行参数,大大提高了飞行员获取作战信息的效率。相比之下,普通的战斗机飞行服虽然没有那么强大,但也远远超出了普通皮夹克的范围。它由复合材料制成,体现了许多尖端技术,如放电袋。


文章TAG:飞行员 服装  飞行员  皮衣  服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