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世界工厂已经过时了。印度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政策需要技术储备,这使得它无法利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印度与世界工厂无缘。当然,印度也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式。除了积极吸引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落户印度,印度还从2018年开始对进口工业品征收高额关税,包括华为小米等国内品牌都有意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供应印度市场。富士康这次进军印度,也能争取到国内品牌的订单。

印度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印度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依靠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的经济体。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带来产业革命,进而催生若干个经济强国。两次技术进步中间的空白期,技术先进国家的主导产业进入衰退阶段,开始寻求产业转移,这成为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机遇期。这个空白期越长,技术扩散和产业追赶越从容,也越容易诞生赶超型经济体。

事实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之间,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这个漫长时间,诞生了苏联战后日本东亚四小龙中国等赶超型经济体,他们无一不是承接了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其中苏联利用了大萧条期间的美国德国的技术战后日本承接了美国的技术,亚洲四小龙承接了日本和美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则承接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

中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极致,成长为世界工厂。印度无法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机器替代人的速度将快速提高,后发国家借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崛起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印度失去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信息技术时代到来后,只是局部利用这一时代机遇,即承担劳动密集型的软件外包业务,而在制造业上无所作为。

目前,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传统制造业 大数据=智能制造。印度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二网络用户大国,意味着拥有庞大的大数据资源。但是,印度的传统制造业过于落后,技术积累不足,意味着其大数据资源缺乏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印度有大量年轻低技能劳动力需要就业,而智能制造意味着无人工厂成为主流。

因此,智能制造与印度解决年轻劳动力就业的思路相违背。考虑到印度脆弱的制造业基础深厚的民主传统强大的就业压力,印度政府既没无能力,也无意愿推动智能制造。总之,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世界工厂已经过时印度现有政治体制政策需求技术储备,又导致其无法利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印度已经与世界工厂无缘了。

为什么印度成为不了世界工厂?

这里摘取一个德国军工工程师当年指导中印两国制造坦克的帖子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国家,并不是我的祖国,而是印度与中国。这两个国家,我都曾经在那里工作过。早期,我负责协助中国引进MTU公司的坦克系统柴油机动力。在那里时期,我与我的当时的中国同事。一起为中国引进生产线工作,而每日忙碌着。我并不是一个军事战略学家,但是,我是一名技术设计工程师。

我很清楚我的职责。中国人的发动机工厂,制造与生产模式,甚至他们的起居生活,都具有十分的严格地军事化色彩。我们在生产或者研制过程中,速度并不是很快。我们需要在几乎每一道关键部位时期停止下来,等待1名佩戴上校军衔的解放军监督人员的审核与验收。他的话可以说是最终的命令。但是,他并非一名普通的军人,他与我一样,是一位坦克柴油动力系统专家。

在这里工作被安排的很严谨,但是你不必为明天你需要作什么而去苦恼。工作流程的日志表单,会在当天晚间休息之前,发到你的手里。准确很有很有效率。知道中国人聪明的特性,在车间内,他们无需我自己动手去制造,而是充当一名说教主义者。由7名年轻的中国技术人员,在听从我的指令。我可以做第一道检验。中国人在军备生产方面,以前比现在要严谨,谨慎,甚至有些局促不定。

年轻人必须按照我的指示完成分配给他们的工作。这让我压力很大。我是专业技术人员,不是合格的管理者。所以在指挥过程中,总会犯一些让自己后悔的错误,而他们似乎也没有任何不满。中国人的安全系统在军事装备中是非常合适的。他们的备件有着和德国一样完善的管理体系,但当时缺少的只是电脑太少,劳动力太多。


文章TAG:印度服装工厂  工厂  印度  服装  世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