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每家店面每日客流在150~200之间,六家店面每日总营业额2万左右。一个月五六十个很正常,一年下来五六百万。我真是太后悔了,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回老家开店。其他的不提了,免得被人说我炫富。我觉得这都是我应得的。我15岁出来打工,18岁做的面包学徒,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做到下午五六点才下班,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热得汗流浃背,这种工作强度谁熬得住?写在后面,烘焙行业投资较大,并且竞争非常激烈,不建议小白入坑。

达芙妮亏损将近10亿,传统鞋业是否就此偃旗息鼓?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达芙妮国际发布2018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达芙妮国际营业额约41.27亿港元,同比下跌 20.8%;股东应占亏损约9.94亿港元,同比上升35.4%;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60.3港元,不派息。数据显示,自2015年到2018年,达芙妮已累计亏损29.26亿港元,其股价也从2015年初的近3港元下滑至0.25港元左右,市值缩水超过9成。

达芙妮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意欲下降,使得集团营业额下跌。同时由于核心品牌业务店铺数目减少26.2%至2648个,进而导致销售额下滑。也就是说,达芙妮业绩的低迷不振,与其核心门店大减26%直接相关。截至2018年12月末,达芙妮旗下所有品牌的销售点总数仅剩下2820个,包括核心品牌业务销售点2648个及其他品牌业务销售点172个。

而在过去四年,达芙妮关店3937家。2012年,达芙妮旗下所有品牌的销售点曾达到6881个,2014年底,其销售点总数也高达6757 个。对比来看,在过去亏损的四年间(2015年到2018年),达芙妮净关闭了3937个门店。达芙妮曾经是一代爱美女性的青春记忆,被称为“女鞋之王”、“女鞋宝马”、“大众鞋王”。

在大小城市的街头、商场,随处可见达芙妮的专卖店。在2004年前后,中国每售出5双鞋,就有一双是达芙妮。但如今,曾经的休闲鞋类大王达芙妮却陷入亏损的泥潭无法自拔,甚至掀起了关店潮。那么,“女鞋之王”达芙妮美人迟暮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传统品牌如何在时尚大潮面前升级换代、自我革新?而诸如百丽、德尔惠、特步等鞋类品牌,因为没有及时转型,也在电商的打压下,生存空间日渐萎缩,服装鞋类实体企业如何面对电商的竞争?1、败因一:销售费用几乎占到销售收入的一半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开始,达芙妮销售费用几乎占到销售收入的一半。

此外,达芙妮存货开始走高,从2010年的128天一跃至2012年的188天,而达芙妮至今都没有将存货周期调整至2010前的水平——2018年,达芙妮的平均存货周期还需要198天,与2017年持平,比2016年减少了3天。2、败因二:不断开放的市场和海外国际品牌给传统鞋业带来冲击近几年来消费升级,消费者的审美不断提升,对于个性化,品质化要求越来越严格。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达芙妮  2013  加盟店  销售  止不住  2013年达芙妮加盟店月销售年销售是多少  止不住达芙妮的亏损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