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3日,达芙妮在香港主板上市。与竞争对手百丽不同,达芙妮定位于大众流行的平价策略,走的是街边店模式。这种模式一度为达芙妮带来超高速的增长。达芙妮总店铺数由2003年的739家店铺发展到2013年6702家,短短十年间门店增长了9倍之多。达芙妮通过SHE、尤其是刘若英的代言打开了市场,2012年,达芙妮门店数量更是达到峰值,共有各种品牌店铺6881间。

在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达芙妮几乎以每年开出上千家的速度疯长。在当时,几乎任何一家百货商场,都有达芙妮的门店。当年鞋界有一句话:百丽是女鞋业的“奔驰”,达芙妮是女鞋的“宝马”!但市场瞬息万变,目前整体行业处于关店潮,说明行业经过前期粗犷式外延开店后,现在处于精细化运营管理的阶段。不但达芙妮如此,其它鞋类品牌也大体如此。

女鞋龙头百丽受渠道转型冲击较大,百丽曾将电商定位为“尾货平台”,虽在 2017 年私有化退市前曾拥有线下渠道近 2 万家,电商定位失误以及线下百货公司向购物中心转型速度慢,导致百丽业绩连续 3 年下滑,公司面临巨大改革压力。5、老牌鞋王如何自救?李宁、安踏等品牌的时尚化转身也许值得借鉴达芙妮开始寻求方法自救。

达芙妮表示,2018年电商业务继续增加其对本集团营业额的贡献并维持盈利。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模式,集团为线上销售推出更多专款,并加强与新兴电商及社交平台的合作。近日李宁公司发布了2018年全年业绩。收入首次破百亿,同比增加近20%,毛利上升21.0%。要知道截至2012-2014年的三年时间里,李宁还巨亏达31亿之多。

直到2014年底,创始人李宁重新接手公司,先破后立,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布局新零售。产品专业属性与时尚、休闲的结合,大大提升了李宁产品的竞争力与消费者的好感度。“比专业产品更时尚、比时尚产品更专业”逐渐成为李宁粉丝口口相传的热点。纠其原因,在于李宁近年来持续坚持的优化产品组合的宽度和深度,精准对接市场变化。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消费主力军已趋年轻化。年轻一代的潮流与审美,影响着市场,带来一阵又一阵风潮。正可谓得年轻消费者则得天下,85及90后消费者有着更强大的消费动力和后劲,推动着时尚行业的大力发展。时装周是很多品牌争相曝光的大好机会,不仅能提前预知潮流动向,更有机会引领风骚。李宁近来频繁亮相国际时装周,无疑是一个很讨巧的手段。

一代“ 鞋王”达芙妮轰然倒塌,短短三年的时间,是什么原因让巨头倒下?

一代“鞋王”达芙妮仅在短短三年时间便轰然倒塌,若论其原因,其实无非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得“电商”这一新型销售模式的出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方式也随之改变而倾向于网购。其次,达芙妮的产品,无论从其质量、价格还是款式与用户口碑来看,非但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且还越来越差。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达芙妮  2013  加盟店  销售  止不住  2013年达芙妮加盟店月销售年销售是多少  止不住达芙妮的亏损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