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力影响下,萨摩亚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加之突如其来的王位之争,萨摩亚逐渐陷入内战的泥淖。在美、英、德的干预下,王位争夺实际上演变为三国较量。为了解决这场纷争,美、英、德于1889年在柏林召开会议,最终签订《柏林总协定》,形成由三国对萨摩亚群岛进行协同管理的殖民模式,即“共管体制”。不过,这一协定虽然暂时解决了三国之间的外交危机,却忽视了萨摩亚内部的统治问题。

“共管体制”改变了萨摩亚传统的整治管理模式,使得土著国王的王权失落,从而引发了更大的岛内动乱。1898年,德国提出瓜分萨摩亚,起初并未获得美、英首肯。而后,英国陷入南非的英布战争,遂决定相对放弃其在萨摩亚的权益,以换取在汤加、纽埃、所罗门群岛以及非洲的相应好处。1899年,三国重新签署关于和平解决萨摩亚群岛问题的条约,达成的重要条款即以西经171°为界,德、英放弃东部图图伊拉岛及其他岛屿的权利和要求,美国放弃西部乌波卢岛、萨瓦伊岛及其他岛屿的权力和要求。

由此,萨摩亚正式被划分为西萨摩亚和东萨摩亚,实际形成了德、美控制下的“德属萨摩亚”和“美属萨摩亚”。一战期间,新西兰对德宣战,并在英国的授意下迅速出兵占领西萨摩亚,使得西萨摩亚成为第一个被协约国从同盟国手中夺回的殖民地,战后,国际联盟亦将此地交由新西兰管理。二战后,联合国同样将西萨摩亚交由新西兰托管,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新西兰先后向西萨摩亚派遣九位行政长官。

直至1962年,西萨摩亚宣布独立,属于英联邦成员国之一,首都为乌波卢岛北岸中部的阿皮亚。萨摩亚独立国国旗。来源/开创文化编著《从小看世界 动手动脑认国旗》东萨摩亚则一直处于美国的统治之下,为美国最南端的非建制属地。东萨摩亚的首府是帕果帕果,位于图图伊拉岛,是太平洋上条件优越的天然良港之一,二战期间成为美军在太平洋中的海军基地,曾驻守过1.5万名美国士兵。

二战后,美国将东萨摩亚的事务划归内政部直接负责,至1977年,东萨获得自治地位,得以在美国内政部管辖下自选总督。东、西萨摩亚虽然在历史文化上系出同宗,但由于殖民势力的影响,两地踏上了截然不同的历史道路。人类学坐标上的萨摩亚在“赤膊旗手”冲上网络热搜前,萨摩亚还曾于20世纪引发一场热烈讨论,其焦点问题是萨摩亚人的青春期。

而这场热议,源自一位年轻的美国女性对一群萨摩亚少女的考察。20年代,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投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门下,同门中还有后来写出《菊与刀》的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当时,学界中存在生物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的分歧,而博厄斯及其弟子正是后者的持论者。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伊卡  椰果  烫染  发质  洗发水  伊卡璐椰果如何  烫染受损发质用什么洗发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