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认为原始天尊看清楚了申公豹的本性,所以把灵珠转世的任务交给太乙,我其实不太认同。先说申公豹,我不相信有人能够凭空看穿一个人本性,即使这个人是元始天尊,因为这不符合逻辑。申公豹以豹子修炼成仙,不可谓不努力,不然也不会收归原始天尊门下,而在灵珠转世任务之前,申公豹也没有被逐出师门,说明申公豹此前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所以私德上也没有问题,一直表现优秀的一个人,你有什么理由去判断他的本性是坏的呢?再说太乙,抛开我们对太乙这个人物的固有认知,单单看电影的人物设定,太乙是嗜酒如命的,虽然心性好,但是喝酒误事这是全社会的共识的,所以这么重要的任务,凭什么交给一个明显办事不牢的酒鬼?而且任务完成后有唯一且巨大的好处奖励,这不公平啊。

所以此刻算是引出了我今天要说的:成见或者偏见。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来自元始天尊的偏见申公豹是最能体会,所以申公豹要为这来自偏见的不公而斗争,从而引出了整个故事。哪吒和敖丙,一个魔丸一个灵珠,一个生而为恶一个生而为善。哪吒因为有乾坤圈压制,并没有魔化,但是人们偏见,让他做了好事还得不到认可。

敖丙一心向善,带着整个龙族的希望,要得到天庭的认可,可人们当知道他为龙族,就天然的不相信。这都是偏见。这或许就是导演或者编剧所要表达的。偏见就是人们脑子里的先前就已经存在的对人、对事物、或是对于某种思想表示赞同或反对的看法。这种原有的看法,成为人们思想上的一种牵制力,由于它的存在,使人除一种单纯的观点外,不能看到或注意到其它好的事物。

偏见无时无刻不存在,偏见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但是从重用马谡那废柴来看,诸葛亮并没有太多识人用人的天赋,这只能说诸葛对魏延有偏见。魏延和黄忠同为降将,只因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但这不能改变投降这个事实。如果黄忠真那么忠贞不二就该自杀或报仇,但他没有。投降蜀汉后魏延在蜀汉的表现,无论才能和功绩都要比黄忠优异,而且魏延更年轻,可是魏延却没有黄忠那么高的地位,这很可笑。

这就是诸葛对魏延和黄忠区别对待,这就是来自诸葛亮偏见,最终导致魏延走上了胜似儿戏的不是谋反的谋反道路。纵观魏延的整个谋反过程,完全不符合逻辑。如果谋反要么南下攻打成都自立为王,要么北走投降曹魏,但他都没有选择,只是拦截杨仪的去路。所以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魏延只是想杀杨仪不想谋反,因为杀了杨仪后,魏延认为自己就可以接诸葛亮的班,继续北伐曹魏,这也是魏延的人生抱负。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洋甘菊  善草纪  重磅  治愈  系列  善草纪如何  重磅推出洋甘菊治愈系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