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也是史学界的主流认可的。易中天先生也认为魏延不是谋反,只是内讧,是窝里斗。而这一切结果都是来自诸葛亮的偏见。以识人用人著称的曾国藩曾文正公,也因为偏见而错过一位很了不起的将领——程学启。由于程学启早年在太平军任职,杀过不少湘军子弟,投降湘军后曾国藩不信任他,得不到重用。幸好遇到李鸿章,而后成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成为淮军的第一悍将,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个时候,曾国藩才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一个人才。
曾国藩有一次问李鸿章,程学启是个什么样的人,李鸿章说:“爱将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草。”曾国藩这才感叹道:“好将才”!还有前段时间上映的扫毒二中的地藏,不也是因为偏见而导致最后的悲剧吗?地藏因为老大和兄弟的偏见和不信任,最终干脆将贩毒进行到底,悲剧就这样无奈的上演。人人都反对偏见,可人人都会带有偏见。
纹身就是小混混,染发就是小流氓,各种各样的地域黑,各种鄙视链,都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不都是偏见吗?世上的偏见形形色色,隐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总有一款偏见是你所拥有的。我自己也会有偏见,而最近一次就是我对妹妹的男朋友的偏见,因为他学习不如我妹,思想层次也不如我妹,当我看不到他的积极和努力,我想我永远不会消除这种偏见。
我自己也被偏见伤害过,曾因为误入过传销组织,可我也是受害者啊,有那么几年,我能深深的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偏见,跟发小结伴出行,发小的家人都会万般的不安。如此种种吧,让我只能更加小心翼翼的活着,尽量减少社交活动,并执着的选择了一个能宅着的工作——游戏工作室。希望能成功后再出来见人,可是我失败了,也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
幸也不幸的是我有一个和我同样经历的女朋友,我们相互扶持着走了出来。偏见缠住了人的性格,就无法克服,因为它们成了人本身的一部分,无论证据,常识还是理性都拿偏见毫无办法。如果你能够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如果你思考一下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准则事实上都是实践上的。而我放下偏见的方法就是尊重别人的努力的客观事实,根据别人的行为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而不是根据最开始的印象而一棍子打死。
有人说在农村老实巴交种地的都是没有本事的人?您认同吗?
这话我不赞同、甚至是反感,并代表那些老实巴交以农为本,辛苦种粮食没有间、没有机会在头条上发表任何言语的人表示愤慨,这种看法简直是对他们的污蔑和歪曲。无本事的人不管放到哪里,不管去做什么事都显得无本事,他们只有当懒汉混日子,只知张口就吃,吃饱喝足了就睡,哪还能去辛辛苦苦务农种田,哪还有什么本事务农种出庄稼来?你以为只有抛荒土地到外面去打工挣钱才算有真本事吗?之所以有的农民不愿外出打工,原因虽然诸多,但对于这一部分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深知土地的不容易,土地的珍贵,是革命先辈跟着毛主席、共产党打出来的,是祖辈们留下的求生存的宝贵遗产,应该好好珍惜它,热爱它,绝不能荒废,荒废了就是范错,就是忘本。
外面去挣钱是为了吃饭生活,在家耕田种地同样也是为了吃饭生活。只要把土地盘好了,盘活了,既出粮又出钱,下细算来与外出去挣钱吃饭也相差无几。如果在外面仅是下苦力,不但受老板的不公对待,而且在挣钱不多的状况下,去把一切必须的开销除,又还能剩多少呢?只是说在外面干活利索,没有种庄稼那么复杂和辛苦罢了,相反到头来,家庭也只是个免免强强,生活也没大的改观。
要知道,外面的钱也不是那么轻轻松松好挣的,一般的人也挣不了大钱,发财的梦是难以实现的,不信你就慢慢细看。正如城市居民大爷有社保每月一千六左右,农村大爷生活补贴每月只有一百三,但一月过后,城市老人可能所剩无几,农村老人也许比城市老人还多剩几块,甚至那一百三还原封不动,你信不信?所以农村老实务农的并非无本事,相反他们才是既有务农本事又有经济头脑的聪明人。
文章TAG:洋甘菊 善草纪 重磅 治愈 系列 善草纪如何 重磅推出洋甘菊治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