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和西方的婚纱概念大相径庭,风格自然是泾渭分明的。甚至有人怀疑西方婚纱是否借鉴了中国汉服,骄傲都在脸上。民国以后,中西文化冲突加剧,西方婚纱正式进入中国,被当时很多思想先进的学者喜欢,直到今天。这场化装秀中的手拿鲜花、身穿白衣的婚纱汉服,其实是在传统汉服基础上做出的改变,属于创新汉服。

华服秀典衣服形似婚纱,难道古人早就发明了婚纱吗?

提到华服秀典四个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鬼,但是对于汉服圈中的人来讲,这是一个很盛大的典。4月7日,第二届中国华服日被称之为华服秀典,在西安曲江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华服爱好者展示的数百套华服,为我们展现千年前的华美服饰。当这些身着五颜六色,或仙韵十足或小家碧玉或俏皮可爱的服装在大众面前依次出现,在这个有大唐不夜城之称的西安中,似乎真的置身于千年前的大唐都市,别样的风情让人目不暇接。

手捧一束鲜花,头披纱巾身袭白衣的一位妙龄女子的出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啧啧称奇生不绝于耳,因为这件汉服太像今天的西式婚礼的婚纱了。甚至有人怀疑,西方的婚纱是否借鉴了我国的汉服,自豪之情跃然脸上。但如果真的进行考证的话,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中国古代的汉族姑娘的服装中,根本没有这类婚礼服出现,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这种样式的汉服。

中国历朝历代婚礼服一览唐朝礼服之前看过一篇古代汉族婚服简史,在一众以中国服饰为中心的研究书目中,独具匠心,从婚礼服出发,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朝代下,因不同民风和思潮所决定的婚服颜色和样式。周朝婚服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作出好看的发髻,显得女子的头发乌黑丰美汉朝因为刺绣工艺的发展,富贵人家多以绣品作为婚服,颜色略微鲜亮,拜托了黑红色的暗色调,逐渐向扬红或纁黄发展。

值得商榷的是,汉朝女子出嫁会辅以面纱遮面,后期的红盖头大抵是由此而发展成型的。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得婚服的色泽进一步明亮起来,崇尚绛红和青绿。红配绿的男女婚服正式形成,红男绿女一词也由此产生。这是大众所熟知的唐朝婚服,但据武德令中所述的皇家婚礼服和旧唐书中的舆服制,并没有表现出红男绿女的婚服形式,但可以确定的是唐朝没有素白色为主的婚服。

宋朝婚服中凤冠霞帔正式登场,样式基本传承唐朝婚服,只不过做了修身,束腰成为时尚。颜色以青色为主,给人很压抑的感觉,这一点和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不谋而合。明史记载,明朝沿袭唐宋服制,但在形制和色彩上开始有了大的突破。红色成为婚服的标配,很多学者认为,我们今天婚礼中的喜大红色就是自明朝始。清朝的婚服经历了三次变革,满清入关因为强制推行旗服,传统汉服被禁止随着满汉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图中分别具有旗服和汉服特征的褂裙受到当时国人的喜爱。

清朝后期,旗袍正式登场,对民国及民国之后的女性婚服产生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正式场合需要身着旗袍的女士作为迎宾,极具中华色彩。民国之后,中西方文化冲突加剧,西方的婚纱正式进入中国,受到很多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学者喜欢,直至今天。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难道中国几千年文明,数十个朝代,难道就没有以白色为主的婚服么?答案是有!在魏晋时期曾经有过白色婚服,魏晋时期玄学兴起,这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

玄学认为,以无为根本,返璞归真,讲求天地之道,人要顺应天道,所以白体成为当时女性的时髦打扮。但这和西方的婚纱概念大相径庭,风格自然是泾渭分明的。所以这次化装秀的婚纱汉服手拿鲜花,一袭白衣,其实是在传统汉服基础上做的改变,属于创新汉服。汉服是华丽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笨重的服装很难在日常交际生活中应用。


文章TAG:环保衣服装秀服装婚纱  婚纱  衣服  装秀  秀典  华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