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民国初期的旗袍和后来我们看到的旗袍是很不一样的,并不那么突出女性的身体曲线。比较突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的旗袍是在一战以后才逐步流行起来,而且从大城市逐步开始流行。旗袍的流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大批脱离了重体力劳动女性的出现,而且她们非常乐于展示自己的身体曲线美。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有所提高,参加社会活动比较多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只是像农业时代那样,即便是富贵人家的女性穿着旗袍,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用不着穿旗袍的。这是工业化带来的结果之一。女性不仅参与社会活动比较多了,因为工业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女性在城市参加工业生产的机会多起来了。比如三十年代的上海,除了那些交际花和各种有闲阶级女性之外,工厂女工在下班回家后也是穿旗袍的。
而女性乐于展示自己的身体曲线,也是消费主义文化发展的结果之一。因为女性的身体曲线美业成为了消费对象。这同样是工业化带来的结果。先是制造欲望,然后生产商品,这就是广告的意义所在。在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工业还很薄弱,主要就是集中在上海等大城市。所以,旗袍也率先在这里流行开来。但那时候的城市既是生产性的空间,也是消费的空间,生产者本身也是消费者。
这是工业化带来的分工的结果。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等地仍然是保留了旗袍的,普通城市家庭女性下班回到家里,也会穿旗袍。但随着新中国对城市的改造,城市越来越成为生产的中心,劳动者的地位空前提高,审美标准也随之变化,旗袍作为有闲阶级的服装也逐渐被边缘化。旗袍再次出现在上海,已经是1990年代的事了。而那时候的上海正在从更为生产型的城市变成消费型城市,消费主义文化正在兴起。
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穿深色印花连衣裙。搭配不好会觉得老土,不好看。所以,不要尝试深色印花连衣裙,尤其是碎花款式。这位美女选择深蓝色和白色组成的印花连衣裙,或花卉风格。她看着就有一种低调的感觉。还有就是方格子的设计,裙子还是很有层次感的,收腰的设计,很显她的身材。这种深色的连衣裙,如果想穿出成熟的气息,可以选择撞色或者撞色的高跟鞋,会增加你的气质。她选了一双浅灰色的高跟鞋,高一点,让人看起来更秀气。为了逛街方便又不累,姑娘选了一双粗高跟,大概5cm厚,好走,会很优雅。
但是旗袍在港台地区一直存在,并且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旗袍也在不断改进,不仅越来越向女性展示曲线美,而且暴露的也越来越多。精神上,香港一直把自己当成旧社会上海的延续,所以保留了很多30年代上海的东西。到了90年代,随着港台流行文化进入大陆,旗袍也跟着港台文化回到大陆。
文章TAG:上海服装业发展 服装业 批发 发展 服装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