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不是数学题,并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具体采用哪一种对焦方式,是要根据拍摄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既然是拍摄运动物体,那么运动物体就是摄影主体。如果摄影主体只有一个,那么当然是要采用单点对焦;如果摄影主体有好几个,多点对焦就派上用场了……多点对焦的意思就是抓取多个对焦点。一般情况下,多点对焦都是让机器自动去找那些对焦点。

拍摄运动物体也可以是拍摄多个正在运动中的摄影主体的合影。比如我在滑雪节时拍摄的滑雪表演,十个滑雪教练排成三角形方阵滑下来,这十位都是摄影主体,都得把他们拍清楚了才行。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多点对焦怎么玩耍?书接前文。多点对焦常见于拍摄几个正在运动中的摄影主体。运动合影也是合影,采用多点对焦的原因是为了把大家都拍清楚了。

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多点对焦一般都会拍摄可以预见的画面。就比如我拍摄滑雪教练们在表演滑雪时的运动合影,他们的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他们大概的造型是什么样子,都是可以预见的。所以,我只要在他们会经过的某一处场景“守株待兔”,提前找好对焦点,等着他们进入到画面当中,按下快门就可以了。要是怕有遗漏,可以将相机设定为连拍模式。

在摄影主体进入画面之前先试拍一两张找准对焦点;在摄影主体进入到画面时用连拍的方式多拍几张——广撒网,就不怕拍不到了。用多点对焦拍摄运动物体无所谓是用光圈优先、速度优先或者是M档手动。只要曝光准确,甚至用P档拍摄也是可以的。毕竟只是守株待兔,把主体拍清晰就可以了。多点对焦加连拍模式的出片率很高。因为太简单了。

如果是想玩点带难度的,推荐用单点对焦 追焦模式拍摄。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单点对焦怎么玩耍?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如果摄影主体只有一个,那么就可以采用单点对焦模式拍摄了。我说过摄影不是做数学题,不存在唯一的答案;摄影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因地制宜,视拍摄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拍摄方案。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单点对焦有两种玩耍方式。

第一种是守株待兔,第二种就是追焦模式。单点对焦“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模式一般常见于可以预见的画面,再讲直白一点,我在拍摄之前是要做规划的。比如我拍的这个孔雀抖毛,我就采用了单点对焦,把焦点对在了孔雀的头上。为什么要这么拍呢?飞禽走兽都会抖毛,这是生活常识。但是飞禽和走兽抖毛是会有区别的。飞禽抖毛时会晃动身体,头不动身子动;而走兽抖毛,是头和身子一起动的——这些画面内容都是可以预见的,基于此,我就把焦点对在孔雀的头上,拍出了头实身子晃的效果。

单点对焦的“追焦”模式追焦模式的原理是让摄影主体和拍摄者保持平行。如果是以摄影主体作为参照物,因为拍摄者和摄影主体是处于“同步运动”的关系,摄影主体相对于拍摄者而言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是摄影背景和前景却是相对处于运动状态的。追焦模式的拍摄难点在于要让相机和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保持同步,拍摄模式一般是采用速度优先的S或者T档,也有老玩家用M档的。

追焦模式拍出来的效果是只有主体是实的,背景和前景都会因为相机在拍摄时和运动主体保持同速度运动而被拉出虚化效果。相对于固定焦点的拍摄方法,追焦模式更具有挑战性,出片率也会相对低一些。拍摄数值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具体用什么拍摄速度,主要是取决于拍摄者想要拍摄出什么样的效果。比如我拍摄滑雪比赛,如果是用速度优先模式拍摄,拍出来的效果只是把摄影主体定格,前景、主体和背景都是实的,我会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1000秒至1/2000秒之间;如果是用M档追焦,拍摄效果是人实背景虚,那我就会把速度调得稍慢一点,1/100秒或者1/125秒都是可以的。

单反如何拍高速运动物体,如跑动的孩子或动物?还要有构图,大虚化,面部清晰?

如何拍摄运动的物体?在保证曝光正常的情况下,快门速度最好快于1/2000,因为快门速度越快,越能清晰凝固运动物体。一般相机最快的快门速度是1/8000,根据机型的不同,也有最快是1/4000的。为什么我要提“在保证曝光正常的情况下”?因为相同曝光,可以有不同的曝光组合。例如iso100、光圈2.8、快门1/1000与iso200、光圈1.4、快门1/4000有相同的曝光。

如何构图?在快速移动的物体,想要有时间思考如何构图是不现实的,可以利用相机的高速连拍功能,拍摄多张图片来进行选择。如何大虚化?使用大光圈、长焦距,拍摄时靠近被摄对象,比选取背景远离被摄对象的角度,这是保持浅景深大虚化的不二法门。不过对于运动物体而言,大光圈要清晰成像,可对相机的对焦系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面部清晰?以尼康相机d810为例,选择对焦点分组、51点3D、AF-C的对焦方式对运动的人脸对焦,并结合高速快门,至于最后能不能获得清楚的照片,就看运动物体速度和相机的对焦系统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物体  对焦  拍摄  运动  如何对焦快速运动的物体  拍摄快速移动中的物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