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德国对日本在技术方面是没有太多的保留的,希特勒对日本还是很看好的,这里面究竟有没有MG42通用机枪的图纸也很难说。从当时的时间节点来说,MG42机枪是在1942年列装德军的,也就是1942年后的潜艇交流才能携带图纸,根据德日潜艇交往的记录,只有在1943年的时候,德国才向日本派遣潜艇,等潜艇到达日本,再进行生产,日本都快要凉了。

日本没有缺乏制造MG42通用机枪的技术实际上,以纵横对日本军工的了解,日本大多都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有人说是分散式作业有利于规避轰炸,那也掩饰不了日本工业基础薄弱的事实,日本人相信人定胜天,当然要鼓励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为国家做劳工了。当然,也不能说日本一个大规模的兵工厂都没有,日本在二战期间生产出来的飞机和航母都展现出了日本在军工方面的实力。

但是生产MG42机枪,日本还真就未必行。MG42机枪号称是二战时最好用的机枪,也是世界枪械发展的一个跨越式进步,研发MG42机枪的人并不是武器制造专家,而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专家,在传统工艺生产枪械的时候,都是用金属块进行切割使用,十分麻烦,而在研发MG42机枪的时候,采用了金属冲压工艺。金属冲压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其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特点就是高生产效率,低材料消耗。

(MG42通用机枪)经过金属冲压技术生产出来的MG42不但造价低,性能还十分稳定,当时英美的枪械制造专家得知德国已经用冲压技术制造出机枪后,表现出极大的震惊,这种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了他们。在MG42诞生之后,德国的枪械发生了革命性的颠覆,先后研发出MP40冲锋枪,MP44突击步枪,都是划时代的步兵武器,苏联随后生产的波波沙冲锋枪,在二战后期生产六百万支,这些都是源于金属冲压技术在枪械领域的应用。

所以,当时的日本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技术的,当他们看到MG42的图纸后,面目表情一定很丰富,嘴里喊着“纳尼?!”武器竟然还可以这样制造?日本已经形成的机枪体系在日本人看来已经够用了其实当时日本并不是不具备机枪生产的能力,在机枪研发的探索中,日本已经相继生产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以及九六式轻机枪(拐把子),九九式轻机枪。

(歪把子机枪)可以说,日本对机枪的定位从来就跟西方的不同,西方对轻重机枪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火力压制,而日本则不同,日本认为重机枪是火力压制,轻机枪则是短暂的火力压制能力,更多的还是精准打击。说白了,就是怕浪费子弹!MG42机枪在德国是班用机枪,可以轻重两用,这一点对轻机枪上都要装刺刀的日本人来说,是不敢想的。

在日本这种畸形思维下产生的轻机枪,在与世界各国的比较中,自然是一朵奇葩,尤其是歪把子时代,简直就是让人嘲笑的时代,后来日本参考了捷克式机枪,研发出九六式轻机枪。(九九式轻机枪)虽然机枪造的不咋地,但日本的思维还是挺进步的,就是机步子弹一定要通用,在日本九九式步枪取代三八式步枪的时候,由于步枪口径由原来的6.5mm变成7.7mm,所以日本的轻机枪也跟着升级,九九式轻机枪就是1939年才推出的7.7mm口径的,从这一点来说,刚刚适应好的尺寸,不可能在1943年之后就开始制造新式7.9mm口径的机枪。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柳屋  解除  危机  日本  日本柳屋如何使用  为你解除秃如其来的危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