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西域国家与元代原来的色目人也联系密切,于是大量的青花瓷出口至波斯(现伊朗)、土耳其等国家,中国国内所用瓷器还是以釉里红为主,等于一内一外,互不干扰。二.国外学者的研究推动了青花瓷的知名度,其市场价值也随之很快水涨船高元代青花由于是对外贸易的外销瓷,国人对此并不熟知的现象一下子就延续了近千年,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对青花瓷还是知之甚少,国内的收藏热度也是一个由冷转热的过程达几十年,就拿瓷器来说,还是以宋瓷与明清瓷为主,当初的伊朗与土耳其的博物馆都有当初元青花瓷的藏品,而且八国联军侵华时,原来旧藏于北京智化寺的元代“至正十一款”的青花龙纹象耳瓶流至国外后被英国大德基金收藏,这引起了美国学者波普尔博士的关注,他以后者为依据,参照了前面两个国家的馆藏,发觉它们都是来源于中国元代,随后发表了相关报道。

这才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也造成了国内外对元青花瓷的不断研究。推动了其收藏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市场价值也是一路飙升,动辄就要上千万元。而且它还将被定为中国的“国瓷”来取代被世人长期接受的“青瓷”。另外原来被视为低档青花瓷的仿品也档次变高了起来。原来的瓷都景德镇在元代也是青花瓷的主要产地,如今那里又出现了很多仿制的元青花瓷器,高仿品低则十万、高则上百万,行家被“打眼”也是常事,请看下面如何进行真伪辨别吧。

元青花瓷在明、清两代就出现仿品,但现在也价值不菲,也有鉴别两者真伪的方法明、清两代的青花仿制品虽然在当时被看成是作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如今也身价不菲,这也是收藏界经常遇到的“麻雀变凤凰”现象,这是由于瓷器本身就有易碎易破的弱点,遇上各种战争与动荡,与其它藏品相比,它的损耗度是非常大的,流存至今的明、清瓷器精品已非易事,何况是元青花瓷呢?就让我们比较一下,如何鉴别:一.明代仿品青花瓷与元代青花瓷的区别尽管都是青花,明代在不同阶段就出现了很多青花仿制品,但无论如何,其主要区别在于青花原料上:永乐年间还是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烧造的时候会产生自然晕散后其表面会形成浓重的结晶斑块,仔细观察有凹凸不平的现象比元青花要明显。

宣德年间在仍旧保持使用进口苏麻离青钴料外,还增添了自身的国产钴料,若是进口与国产料并行混用的话, 青花瓷的表面呈色浓翠与自然晕散而有黑疵铁斑现象,若纯国产料的话,青花色泽较淡,幽雅清丽。二.清代仿品青花瓷与元代青花瓷的区别清代的青花瓷虽然表面与元代青花瓷有些相像,但其瓷器的胎质优于元、明两代,尤其是康熙与乾隆两代,这是因为当时的清王朝还是处于兴盛阶段,而且清代青花瓷的造型更多,一种是复古,一种是当朝,上面的纹饰也非常丰富,瓶低部还是沿用了明代落款的习惯,这是元代青花所不具备的特征,但是明代落款的字体较紧凑,清代则较疏松,尽管如此,清代瓷器的年款也形式不同,例如乾隆款在小器上常用图章款,大器上则六字款。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佰草集  典萃  改头换面  佰草集典萃如何辩真假  改头换面的佰草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