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天,中央主席团就召开了撤换赫鲁晓夫的会议,并且决定由勃列日涅夫担任新一届的第一书记。所以那个电话的目的就是诱骗赫鲁晓夫返回莫斯科、然后将他控制起来。见赫鲁晓夫不上当,勃列日涅夫在下午又拨通了电话,这次他的态度带着些许强硬:“赫鲁晓夫同志,因为这场会议十分重要,如果您拒绝回莫斯科,主席团将在您缺席的情况下继续讨论。
”虽然赫鲁晓夫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但他对自己的威望和手中的权力还是有绝对自信的,毕竟国内的政敌大都已经被降伏,谁又能动自己分毫呢?所以,抱着这种盲目自信的心态、再加上对当时莫斯科局势的不了解,赫鲁晓夫坐上了回莫斯科的专机。刚刚落地莫斯科,赫鲁晓夫就被控制起来,一身职务瞬间被扒得干干净净。10月13日傍晚,一架飞机缓缓落在莫斯科机场,正是赫鲁晓夫的专机。
等他走下飞机的那一刻,立即意识到情况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偌大的机场,竟然只停着自己这一架飞机,显得格外空荡静谧。更让他感到心慌的是,赫鲁晓夫以往回到莫斯科,政府的大小官员都会整齐划一地守在这里迎接,而这次又是勃列日尼夫亲自打电话请自己回来的,他不应该来这里接机吗?而现在,只有一辆汽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赫鲁晓夫没有办法,只能孤身一人坐着汽车赶回克里姆林宫。刚进到会议室,所有人直勾勾地看着赫鲁晓夫,眼神中充满敌意。向来乖顺的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米高扬等人频频发难,逐一列举他在政策上的失误之处。赫鲁晓夫被劈头盖脸地指责了一顿,心中的怒火霎时间燃起,在会议上粗暴地进行反击,并且不顾形象地大骂起来。可是木已成舟,主席团早就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第一书记等重要职务,只保留中央委员的虚职,可是因为他的态度极其傲慢、而且言行举止充满了侮辱性词汇,主席团最终更改决定,撤销掉了赫鲁晓夫的全部职务!最终,向来高傲的赫鲁晓夫垂下了头颅,在辞职申请书上签上了名字,并且在广播中宣称是因为身体原因而自愿辞职。
就这样,苏联的赫鲁晓夫时代就此终结、进入了勃列日涅夫统治时代。都说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是苏联的巅峰,那他都做了哪些贡献呢?苏联的巅峰期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也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发展飞速提升。赫鲁晓夫曾经致力于农业改革,但是效果却稀松平常,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始转变思路,开始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管控,利用供需关系进行市场的自主调整。
正是这条策略把苏联僵硬的经济“盘活了”,在他执政的16年时间里,社会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4倍,职工的平均工资从96.5卢布上升到了172.7卢布,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增加军费投入,军事实力上一度碾压美国。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把八成以上的工业投资用来发展军事工业,苏联的军费每年提升。
1965年时军费开支是326亿卢布,而到了1981年卸任时,已经提高到了1550亿卢布。这样的增长速度让当时的美国也望尘莫及。在如此巨大的投入下,苏联军事势力暴涨并且超过美国,首次在冷战中夺得主动权,如此一来美国的尼克松总统便开始主动示好,邀请勃列日涅夫一同签署了许多缓和军备竞赛的条约。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与邻国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而勃列日涅夫则提出了“欧洲缓和”的外交主张,把和平放在首位,争取能够与欧洲国家取得合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苏联与西方的贸易合作频繁起来,十几年的时间贸易额增长了6倍。与此同时,勃列日涅夫还大力帮扶亚非拉的落后国家,扶植起了一大批亲苏政权,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为以后继续争霸做足了准备。
文章TAG:玫琳凯 会议 宾馆 发动 玫琳凯如何发动会议 不要召开宾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