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在明军与瓦剌交战不利,准备退兵的当口,王振胡乱指挥,致使明军进退失据,被围土木堡。因英宗轻信瓦剌追兵假意议和的建议,导致明军在出营取水时被瓦剌军突袭,陷入混乱而无法组织抵抗,大营溃散,一部分明军投降,其余皆四散奔逃。混乱中,随驾的勋贵大臣: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内阁大学士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都战死沙场,明英宗本人被瓦剌俘获。

罪魁王振则在乱军之中被无比愤恨的护卫将军樊能锤杀。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役”。此战明军大败,皇帝亲征被俘,大明社稷几乎陷入倾覆境地。幸而在京大臣情在势危如此急之下,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九,由兵部侍郎于谦为首,联合向孙太后上奏,恭请皇太后降懿旨,立即迎立监国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以凝聚大明士气,保卫京师安全,同时挫败瓦剌以英宗来要挟大明的阴谋。

孙太后同意了大臣们的请求,下懿旨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但同时明令依旧以英宗太子朱见濬为皇储。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一,朱祁钰在京师正式即位,以明年为景泰元年,即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泰帝)。景泰帝奉英宗为太上皇。之后在景泰帝和于谦等主战大臣的全力策划和齐心协力指挥下,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至二十,在抵抗瓦剌入侵京师的作战中,大明君臣同心、士气高涨,将瓦剌军队的进攻一一挫败,迫使瓦剌军队裹挟被俘的英宗后撤返回塞外,并向大明派出使者要求议和,大明因此得以度过这场自立国以来所遭遇的最严峻危机。

瓦剌撤军后,不甘心没有从明朝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在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又挟持者英宗来到大同边镇,谎称送还英宗,要大同总兵郭登开门接纳。郭登知道这是瓦剌诡计,所以据不开门,并策划暗中出兵夺回英宗。瓦剌首领也先无奈,只得带着英宗返回漠北,并再一次派出使者向明朝求和,言称可以放回英宗,但是需要大明厚加赏赐,以为交换。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景泰帝明礼部侍郎李实、大理寺少卿罗绮、指挥使马政等携带诏书,前往瓦剌面见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和掌握实权的太师也先,商议议和,并迎回太上皇英宗事宜。其实景泰帝内心是不愿意英宗返回京师的,那样的话自己的地位就尴尬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帝位也将受到威胁。所以在李实和罗绮等出使瓦剌的时候,景泰帝的态度极为冷淡,只嘱咐议和,没有过多地安排迎回英宗之事,诏书中也没有提及奉迎太上皇返回的词语。

李实和罗绮抵达瓦剌后,因为没有携带除了赏赐给也先和脱脱不花私人之外的其他金帛财物,这让瓦剌上下以为可以凭借英宗大大敲明朝一笔的念头落空,大为失望,对李实等使者的态度也转为冷漠,眼看英宗南返之事就要落空。景泰帝为了做做样子,以塞天下悠悠之口,于是再次派出使者前往瓦剌,出使的是年近七旬的右都御史杨善和工部侍郎赵荣。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获怡亚通  思亲  代理商  青睐  代理  思亲肤如何代理  这个80后代理商获怡亚通青睐  
下一篇